什么处罚,什么禁令,早已拋到九霄云外。他眼中闪烁著兴奋的光芒,迫不及待地抽出一本《老子河上公章句》,寻了个临窗光线好的位置,如饥似渴地翻阅起来。

“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鹿清篤前世养成的习惯,他身边备好了纸笔,读到精彩处、疑惑处、感悟处,便隨手记下心得。

歷代先贤大德的思想精华,透过泛黄的书页,跨越时空,在他脑海中激盪、碰撞,迸发出绚烂夺目的智慧火。他完全沉浸其中,忘记了时间的流逝,甚至忘记了每日雷打不动的打坐练气。

毕竟什么武学什么內功,那点微末內力,在这浩瀚道海面前,显得如此微不足道。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读小说就上 101 看书网,??????????????????.??????超顺畅 】

转眼间,半月时光悄然而逝。

这一日,鹿清篤的目光落在了《金刚经》上。

他並非刻意寻佛经来看,只是隨手抽取,他饶有兴致地尝试用这数月来浸润的道家思维,去解读这部佛门至高经典。

当读到“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时,他心中猛地一动。

在道家语境中,“道”是无形无象、不可名状的本体。那么,这里的“如来”,是否也可理解为那超越一切形相、不可言说的终极“大道”本身?並非特指释迦牟尼其人,而是那如如不动、不生不灭的宇宙真諦?

如此一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便与《道德经》开篇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遥相呼应!都是在阐述那至高真理无法被具象化描述,一切可被感官认知、语言定义的表象,都非其永恆不变的本体!而“见诸相非相”,即看破表象直指本质,方能“见如来”见大道!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一道前所未有的灵光如同闪电般劈开他思想的混沌!佛经道典,看似路径迥异,言语不同,其指向的终极真理,竟如此殊途同归!王重阳祖师提倡“三教合一”的深意,此刻如同画卷般在他眼前清晰展开!

“儒曰『存心养性』,道曰『修心炼性』,释曰『明心见性』……万法归宗,不离此『心』!修行的根本,原不在外求神功秘籍,而在內求此心之明澈,以见本性,以合大道!我懂了!我终於懂了!!”

不止是今生对武学的困惑,连同前世种种生活、工作中的迷惘困顿,仿佛都在这一刻烟消云散,豁然贯通!一种难以言喻的清明与喜悦充盈心间,他忍不住抚掌大笑:

“哈哈哈!妙哉!妙哉!大道至简,原来就在此处!”

“呵呵呵……善哉!善哉!”就在鹿清篤开怀大笑的同时,一个温和而充满欣慰的笑声,也自他身后响起。

鹿清篤悚然一惊,猛地回头。只见一位身著朴素道袍、面容清癯、长须飘然的老道,不知何时已悄然立於他身后数步之外,正含笑看著他。其人气质冲淡平和,目光温润深邃,正是当今全真教掌教,丹阳子马鈺!

“掌教师祖!”鹿清篤慌忙起身,手里的书都差点掉在地上,深深一揖,心中惊疑不定。自己方才沉浸於悟道的狂喜,竟丝毫未察觉身后有人,这位掌教师祖的修为,当真深不可测!

马鈺微笑著虚扶一把:“不必多礼。你是志敬门下的弟子吧?贫道记得,你叫……鹿清篤?”他的语气带著一丝確认。

“嘿嘿,正是弟子。”鹿清篤直起身,脸上带著几分惊讶和受宠若惊的憨笑,“没想到师祖您老人家日理万机,竟还记得弟子这微末之名。”

全真教上下弟子数百,自己既非天资卓绝,又非名门之后,掌教真人竟能记住自己这个“小透明”的名字,这份细微处的用心,让鹿清篤对马鈺的敬佩油然而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