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才第三章,主角就躺平啦
杨过拜入赵志敬门下,非但不是师徒缘分的开始,反倒像是点燃了一座活火山,就和原著一样,拜师后的头一日,赵志敬欲向杨过以示师威,不料被杨过狠狠咬了手指。
而杨过得到的,便是一顿好打,可哪怕被打的皮开肉绽,这小子却始终梗著脖子,那双明亮的眼睛里燃烧著屈辱和刻骨的恨意,死死瞪著赵志敬,未曾求饶半句。
“八字相衝”已不足以形容这对师徒的孽缘。一个心胸狭窄、刻薄寡恩,视杨过如眼中钉肉中刺;一个桀驁不驯、自卑又自傲,认定赵志敬是披著道袍的恶鬼。两人相互厌憎,势同水火。
待到丘处机等长辈,因追查李莫愁之事联袂下山后,赵志敬的所作所为愈发没有顾及。
他对杨过是非打即骂,更不曾传他半点武艺,杨过清秀的小脸上,时常带著或新或旧的青紫伤痕,眼神也愈发阴沉。
这一切,鹿清篤看在眼里,却並未过多介入。他早已不是原著里那个因被扣了屎盆子而对杨过怀恨在心、助紂为虐的蠢胖道士。
同样,他也没兴趣去扮演什么“神鵰侠”的童年救星。不过作为一个拥有现代灵魂、经歷过生死且心態渐趋平和的人,他天然反感以大欺小的行径。
偶尔见赵志敬实在过分,鹿清篤也会在事后,趁著师父气头稍过,用儘量平和的语气旁敲侧击地劝上一两句:
“师父,那小子野性难驯,您教训他是应该的。只是……他毕竟是郭大侠送来的人,若真打出个好歹来,郭大侠面上须不好看,怕也损了咱们全真教的名声。”或是,“师父息怒,气大伤身。那小子不懂事,您何必与他一般见识?罚他多抄几遍《清净经》静心便是了。”
赵志敬听了,有时会冷哼一声不予理会,有时则会斥责鹿清篤多管閒事,但也偶有几次,那板著的脸会鬆动一丝,下手的分寸会稍稍“留力”。
鹿清篤点到即止,从不强求。更多的时间,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苦练武艺。
夏日的蝉鸣渐渐被秋风的萧瑟取代,终南山层林尽染,三个月的时光悄然流逝。
这三个月,鹿清篤仿佛脱胎换骨。那身曾经一步三颤的肥膘,在日復一日,近乎自虐般的勤修苦练下,如同冰雪般消融殆尽。
原本圆润如球的脸庞,显出了清晰的轮廓线条,双下巴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略显刚毅的下頜。臃肿的身躯变得精瘦而挺拔,宽鬆的道袍穿在身上竟也有了那么几分飘逸出尘的味道。
“嗯,虽不至于帅得令人髮指,但一见清篤误终生……嗯,指不定也是有可能的?”
隨意挽了个略显松垮的道髻,鹿清篤对著铜镜里那张清瘦了不少的脸庞,颇为自得地调侃了一句,然后隨著眾人去上早课。
作为道门大教,全真弟子无论辈分高低,早晚功课诵经是必不可少的。
然而鹿清篤渐渐发现,在这“武侠世界”的全真教里,弟子们的心思,十成倒有九成九都扑在了武学之上。
每日清晨的早课,大殿內经声琅琅,檀香裊裊,可放眼望去,弟子们或心不在焉,或双目无神,或乾脆偷偷在袖中掐指模擬剑诀。
总之大家对修道的那份“虔诚”与“专注”,与他前世上学时应付课间操的姿態简直如出一辙,主打一个敷衍了事。
初来乍到时,鹿清篤亦是如此。身处金庸武侠世界,谁不梦想著练就一身惊世骇俗的神功,仗剑江湖,快意恩仇?枯坐於此诵念那些玄之又玄的经文,在他看来简直是浪费生命。
然而,现实如同一盆盆冷水,將他初时的热望浇得透心凉。
无数次尝试呼唤,脑海中空空如也,眼前也绝无任何系统界面浮现——
金手指?不存在的。
虽然在数月的勤修苦练下,汗水不知道浸透了多少件道袍。
可一旦与同门切磋,鹿清篤与对方依旧是互有攻守,难分高下。拳脚功夫?同样如此。这几个月的苦练,除了减肥效果確实显著外,鹿清篤的武艺並无过人之处。
至於被视为根本的內功心法,在一次与几位入门晚的师弟交流印证后,鹿清篤苦涩地发现,自己苦熬打坐积攒的那点微薄內力,竟还不及对方!
泯然眾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