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奶爸上线!林工最小的工程竟是人类幼崽!
行署大楼的会议室里,烟雾繚绕。林晓东独自一人,坐在长条会议桌的一侧。他对面,则坐著以行署专员赵德胜为首的一眾地方官员。
赵德胜是个四十多岁的中年人,身材微胖,皮肤黝黑,一双小眼睛里,闪烁著精明而又固执的光。他没有跟林晓东客套,开门见山,直接將一份印著“红头文件”的报告,推到了林晓东面前。
“林总指挥,久仰大名。您是国家的大功臣,我们地方上,理应全力支持您的工作。”赵德胜的语气很客气,但话里的內容,却带著刺,“但是,支持归支持,我们也要为我们节毕地区八百万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负责!”
他指著墙上掛著的那张巨大的“龙脉”规划图,手指重重地点在了那条贯穿了整个节毕地区的红线上。
“您的这条线,我们研究过了。从科学上讲,可能是最优选择。距离最短,地质条件最好,施工难度最小。我承认,您是个天才的工程师。”
赵德胜话锋一转,语气变得强硬起来:“但是,从我们地方发展的角度看,您这条线,是错误的!是脱离群眾的!”
他拿起一支笔,在地图上,画出了另一条歪歪扭扭的、绕了一个大弯的虚线。
“您看,您的路线,从我们节毕地区的边缘穿过,完美地避开了我们所有的县城和工业区。路是修通了,可我们节毕的老百姓,一点光都沾不到!要想上您这条高速,还得先在山路上开三个小时的车!”
“而我的这条线,”他指著那条虚线,脸上露出了得意的神色,“它將直接穿过我们的地级市中心,连接我们最重要的三个工业县!这才能真正地带动我们地方的经济发展!这才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林晓东静静地看著他,看著他那副“为民请命”的嘴脸,心里却跟明镜似的。
穿过市中心?连接工业县?说得好听。实际上,那条虚线所过之处,全都是节毕地区近年来规划的、地价最贵的开发区!赵德胜不是在为人民服务,他是在为自己的政绩,为那些和他关係密切的地產商,服务!
“赵专员。”林晓东终於开口,声音平静得像一潭古井,“你的这条路线,比原路线,要长出三十七公里。需要多打穿三座隧道,多架设七座高架桥。根据我们的模型测算,工程造价,將至少增加四十亿。施工周期,將延长一年半。”
“最关键的是,”林晓东的目光,变得锐利起来,“你这条线,强行穿过市中心,將对整个城市的规划,造成毁灭性的、不可逆的破坏。一条高速公路,像一把刀,把城市劈成两半。噪音、污染、交通割裂……这些后果,你想过吗?”
“那是我们地方政府需要考虑的问题,就不劳林总指挥操心了!”赵德胜毫不退让,他拍著胸脯,说得大义凛然,“为了发展,付出一点代价是值得的!我们节毕人民,不怕牺牲!”
林晓东看著他,忽然笑了。他知道,跟这种人,讲道理,讲科学,是没用的。他的脑子里,只有他自己那点小算盘。
“好。”林晓东点点头,竟然出人意料地,没有再爭辩。“既然赵专员这么有信心,这么为民著想。那我原则上,同意对原路线,进行重新论证。”
赵德胜愣住了。他准备了一肚子的话,准备跟这个京城来的“钦差”好好掰掰手腕。可对方,竟然这么轻易就……服软了?
他还没来得及高兴,林晓东接下来的话,却让他如坠冰窟。
“不过,赵专员,我丑话说在前面。”林晓东站起身,居高临下地看著他,那眼神,像是在看一个跳樑小丑。“『龙脉』计划,是我们国投行用『基建债券』向全国人民融的资。每一个项目,都必须通过我们那个『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估模型』的严格审核。人心,是一个变量。但经济效益,同样是一个硬指標。”
“既然你要改线,可以。但是,因为改线而增加的四十亿投资,以及未来可能出现的运营亏损,按照我们国投行的风控原则,必须由项目申请方,也就是你们节毕地区行署,提供全额的、无限连带责任的財政担保。”
“也就是说,”林晓东的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如果这条路,將来还不上债券的本息。我们国投行,將有权,直接从你们节毕地区的財政收入里,把这笔钱,划走。”
“你……你……”赵德胜的脸,瞬间就白了。
林晓东没有理他,径直走到门口,拉开门,对著门外早已等候多时的、来自云州省其他几个地市的代表,朗声宣布道:
“另外,我在这里宣布一件事。『龙脉』计划二期工程,『国家级智慧物流枢纽中心』的选址工作,正式启动。枢纽中心,將优先考虑,落在『龙脉』一期工程沿线,施工配合度最高、综合效益最优的节点城市。”
说完,他不再看会议室里那个已经呆若木鸡的赵德胜一眼,转身就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