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 无证施工?我的技术,就是未来的国家规范!
“水泥搅拌桩?”
林晓东听到这五个字,气得笑了。
电话那头,高建国还在愤愤不平地抱怨著:“是啊!就是那种老掉牙的技术!把水泥和烂泥搅和在一起,强度能有多高?跟您那个能把烂泥变成金刚石的『骨气一號』比,简直就是小孩子玩泥巴!”
“他们还说,您的技术虽然效果好,但是成本太高,用的那些化学材料,都是尖端货,不符合国家勤俭节约的原则!我跟他们吵了半天,没用!人家是京城来的设计总院,拿著尚方宝剑,我们说话不管用啊!”
林晓东的脸色,彻底冷了下来。
他不是气自己的方案被否。
他是气这些人,迂腐、守旧,不思进取!
明明有更先进、更高效、更可靠的技术摆在面前,他们却视而不见,死死抱著那本几十年前的、从苏联抄来的旧规范不放。
这不是稳妥,这是懒政!是对国家財產和工程安全的不负责任!
“是哪个设计院?”林晓东的声音,听不出任何情绪。
“华北建筑设计总院。”高建国回答,“带队的,叫刘建军,是他们的副总工程师。”
林晓东点点头:“我知道了。高总,你先別跟他们起衝突。他们要怎么搞,就让他们先搞。你把他们出的那套水泥搅拌桩的设计方案,给我传真一份过来。”
“啊?林总,您……您就这么算了?”高建国有些不甘心。
“我什么时候说过,就这么算了?”林晓东的声音,依旧平静,却透著一股让人不寒而慄的冰冷。
“一个好的工程师,要用事实说话,不是用嘴巴。等我过来,我们当著所有人的面,做个试验。让他们亲眼看看,他们引以为傲的『成熟技术』,和我这个『无证施工』之间,到底有多大的差距。”
掛掉电话,苏晴已经快步走了过来,脸上是藏不住的怒意。
“华北院?又是他们!”
“你认识?”林晓东有些意外。
“何止认识。”苏晴冷笑一声,“我们学校很多毕业生,都进了这家设计院。他们是国內资格最老、级別最高的甲级设计院之一,几乎垄断了北方所有的大型工民建项目。但也正因为这样,他们思想僵化,官僚作风严重,是出了名的『规范复印机』。”
“他们所有的设计,都是严格照搬规范条文,绝对不会有任何创新和突破。因为在他们看来,不出错,比做出彩,重要得多。”
“原来是这样。”林晓东明白了。
这不是技术之爭,这是思想之爭,是路线之爭。
是一群想躺在功劳簿上吃老本的守旧派,对一个想开天闢地创造未来的革新派,发起的本能的、充满敌意的围剿。
“他们想用『规范』来压我?”林晓东的嘴角,勾起一抹危险的弧度。
“那我就让他们看看,我的技术,就是未来的国家规范!”
……
两天后,沪市,虹桥机场。
在一片被圈起来的滑行道试验区里,气氛剑拔弩张。
一边,是华北建筑设计总院的团队。为首的刘建军,是一个五十多岁、戴著金丝眼镜、梳著大背头的男人。他穿著一身笔挺的中山装,双手背在身后,下巴微微扬起,官气十足。
他的身后,站著一群同样趾高气昂的年轻设计师,他们看著对面衣著朴素的高建国和机场工程师们,就像在看一群没见过世面的土包子。
另一边,则是高建国和他手下的工程师们。他们一个个义愤填膺,却又敢怒不敢言。
在场地的中央,两台机器,正在同时作业。
一台,是传统的、巨大的三轴水泥搅拌桩机。它发出轰隆隆的巨响,三根巨大的钻杆,像三根搅屎棍,一边向下钻,一边將水泥浆压入地下,和软弱的淤泥强行搅拌在一起。场面搞得很大,泥浆四溅,一片狼藉。
而另一台,则是林晓东团队连夜从水科院空运过来的、经过改良的“骨气一號”高压注浆泵。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