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章 最强模擬器:今天不流汗,明天就流血!
林晓东最后一句话的余音,如刀锋般在会议室里迴荡。那不是商量,是通牒。是一种不惜掀翻整个牌桌,也要將自己的理念贯彻到底的决绝。
钱文德教授的脸色由红转青,又由青转白。他扶著桌子的手微微颤抖,嘴唇翕动了几下,终究没能吐出一个反驳的字。因为林晓东最后那个问题,像一把精准的手术刀,剖开了所有冠冕堂皇的理论外衣,直抵工程师职业伦理最核心的本质。
是啊,你设计的桥,你敢让你的家人走吗?这个问题,在场的所有教授,心头都像被重锤敲击,不得不自问一遍。
最终,是系主任徐光耀长长地嘆了一口气,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沉默。他拿起苏晴准备的那份厚厚的报告,翻开第一页,目光在详尽的预算清单上停留了许久。
“晓东,你的想法,我原则上同意。”徐光耀的声音带著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一种下了决心的释然,“但是,钱教授的顾虑也是对的。资金和阻力,是两座绕不开的大山。”
“资金的问题,我来想办法。”林晓东的回答乾脆利落,不带一丝犹豫。
这下,连徐光耀都愣住了。“你来想办法?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初步估算,光是设备採购和实验室改造,没有一百万下不来。”在那个年代,一百万足以在bj置办数座四合院,对一个大学院系而言,简直是天文数字。
林晓东却只是平静地看著他:“徐主任,您忘了,我除了是清华的客座教授,还是宏远建工的技术顾问。而且,成昆线项目组,还欠我一笔技术諮询费。”
徐光耀的眼睛猛地一亮。他怎么把这茬给忘了!林晓东可不是个纯粹的学者,他手里握著的是能直接转化成生產力的顶尖技术!那些大型国企为了攻克一个技术难关,投入的研发经费何止百万!
“我可以用我的技术入股,和学校合作成立这个实验室。”林晓东拋出了一个更加震撼的方案,“实验室不仅可以用於教学,还可以承接外部的工程项目,进行材料测试和结构分析。这样一来,它不仅能自负盈亏,甚至还能为系里创造收益。我们培养的,將是市场上最抢手的工程师,因为他们懂得如何规避风险,而风险,就是工程项目中最大的成本!”
这番话,彻底扭转了局势。如果说之前林晓东谈的是情怀和责任,那么现在,他谈的是实实在在的利益和未来。钱文德教授的脸色缓和了许多。他虽然固执,但並不迂腐。他能听出林晓东这番话里的巨大价值。一个能自己“造血”的实验室,一个能与市场紧密结合的教学模式,这对於常年为经费发愁的清华土木系来说,诱惑力太大了。
会议最终在一片复杂的沉默中结束。虽然没有当场通过决议,但所有人都知道,天平已经开始倾斜。
一周后,在林晓东和宏远建工、以及铁道部的多方斡旋下,一笔高达一百五十万的“產学研合作”专项资金,正式划拨到了清华大学的帐户上。“工程结构失效分析实验室”项目,正式启动。
这个消息像一颗炸弹,在清华园里炸开了锅。学生们更是议论纷纷,充满了好奇、兴奋,也有一丝丝的恐惧。
“听说了吗?林教授要建一个『拆楼实验室』!”
“我听我导师说,以后毕业设计要搞什么『破坏性测试』,自己设计的桥,要亲眼看著它被压垮!”
“我的天,这比上刑还难受吧?林教授也太狠了!”
“狠什么!我觉得这太酷了!这才是真正的硬核工程学!比天天在纸上算来算去有意思多了!”
半年后,实验室初步建成。当林晓东带著第一批被选拔出来的学生走进这间位於地下室的巨大空间时,所有人都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
左手边,是一排排高速运转的计算机,屏幕上显示著复杂的流体动力学和有限元分析模型。这是“虚擬仿真区”,学生们可以在这里模擬从大坝溃决到桥樑共振的一切灾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