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他们只用了不到两个小时就回来了。当施密特总监再次坐到谈判桌前时,他的脸上,已经彻底没有了傲慢,只剩下认命。“我们接受中方的条件。”

他用德语说道,声音低沉,“但请务必保证,我们维尔特公司未来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至此,与德国维尔特公司关於龙脊岭隧道tbm核心部件的谈判,以中方的全面胜利告终。这仅仅是林晓东“点菜式”战略的第一份胜利果实。

紧接著,与瑞士海瑞克公司的谈判也取得了突破。海瑞克公司虽然在tbm整体技术上不如维尔特激进,但在某些特定地质条件下的刀盘设计和地质预处理技术上却有独到之处。

林晓东利用其在报告中指出的海瑞克公司在九十年代將面临的技术路线困境,成功说服对方,以相对低廉的价格,获得了多项针对复杂岩溶地质的超前地质探测技术和高强度刀盘製造工艺。海瑞克公司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提前布局中国市场,为未来可能的技术转型寻找出路。

而与日本小松製作所的合作,则走了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林晓东提出的“利用中日两国政府关係的特殊性,寻求在第三方市场的技术合作”的设想,最终变为现实。小松製作所看到了中国巨大的基建市场潜力,也希望藉此机会,避开与欧美巨头在高端tbm市场的正面竞爭。

在国家计委的牵头下,中日双方达成了一项协议:中国將採购小松的部分工程机械设备用於其他小型基建项目,而小松则提供其在液压系统、电气控制以及部分施工管理软体的核心技术资料,並派遣专家团队,与中方工程师在非洲某国的援建项目中进行联合施工。这种“以市场换技术,以合作促发展”的模式,让中国在不支付高昂专利费的情况下,获得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核心技术。

一个月內,三份重量级的国际合作协议陆续签署。这些协议的达成,不仅为龙脊岭隧道项目节省了数亿元人民幣的外匯,更重要的是,让中国在隧道掘进技术领域,第一次掌握了国际前沿的核心技术和施工理念。

计委大楼的走廊里,周明局长和钱学敏总工程师並肩而行,脸上都带著难以掩饰的喜悦。“小林这小子,真是个宝啊!”周明感嘆道,“这一仗,他一个人顶得上一个谈判团队,至少为国家省下了三个亿!”钱学敏推了推眼镜,脸上也浮现出难得的笑容。“何止是省钱?更重要的是,他为我们打开了一扇窗,让我们看到了,原来技术引进可以这样搞!不再是买来一个黑匣子,而是真正消化吸收,为我所用!”

1984年的春天,当林晓东和苏晴乘坐的吉普车在泥泞的山路上顛簸了整整一天,终於抵达龙脊岭隧道工地。从京城到龙脊岭,仿佛从云端坠入了泥潭。

告別了计委大楼里窗明几净的会议室,迎接林晓东和苏晴的,是工地特有的喧囂、漫天的尘土和脚下深一脚浅一脚的烂泥。空气中混杂著柴油味和一股子潮湿的霉味,几台老旧的空压机在不远处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这里就是项目的先遣施工队驻地,几十顶简陋的油布帐篷和几排活动板房,就是所有工程技术人员的家。

“林工,苏工,一路辛苦了!”

驻地负责人,一位皮肤黝黑、笑容憨厚的中年汉子迎了上来,热情地和他们握手。他叫马国强,是施工队队长。

“马队长客气了。”林晓东回握著那只有力的大手,目光却已经投向了不远处那个黑黢黢的隧道洞口。

在临时的会议室里,林晓东的方案一经介绍,立刻引起了不小的波澜。驻地的几位老技术员围著图纸,交头接耳,脸上的表情各不相同。

“超前地质预报?预注浆?”一位头髮白,戴著老式黑框眼镜的老工程师,用夹著香菸的手指敲了敲图纸,声音洪亮,“林工,你这套理论,我们在书上也看过。可这是龙脊岭!不是纸上画画那么简单。”

这位是施工队的技术总负责,刘振华,人称刘工,在隧道一线干了快三十年,脾气和龙脊岭的石头一样又臭又硬。

“我们现在掘进不到三百米,就已经碰到两处大的涌水点了,瓦斯浓度也天天超標,报警器响个不停。你这个方案,听著是好,可万一预报不准,注浆堵不住,那是要出人命的!”

刘工的话很直白,也很现实。他身后的几个年轻技术员也跟著点头,他们看林晓东的眼神,带著一种面对“京城来的理论派”时特有的审视。

苏晴的眉头微微蹙起,想开口反驳,却被林晓东用眼神制止了。

林晓东笑了笑,没有爭辩,只是问道:“刘工,马队长,能带我去掌子面看看吗?”

刘振华一愣,隨即哼了一声:“怎么,林工还想亲自下去闻闻瓦斯味?”

“不下去看看,心里不踏实。”林晓东说得理所当然。

换上笨重的工装,头戴安全帽,林晓东和苏晴跟著刘工,乘坐著吱呀作响的矿车,缓缓驶入隧道的黑暗深处。越往里走,空气越是湿冷,岩壁上渗出的水珠在矿灯的照射下,闪著寒光。

掌子面附近,几名工人正在紧张地处理一处新的渗水点,水流不大,但顺著岩壁汩汩而下,在地上匯成了一片泥泞。

“看到了吧?”刘工指著那片湿漉漉的岩壁,“这还只是毛毛雨,前天那处涌水,跟水龙头似的,半天就淹了半条巷道。”

林晓东没说话,他走到岩壁前,伸出手,用指尖捻起一点渗出的水渍和岩石碎屑,放在鼻尖闻了闻,又用手指感受著岩体的温度。

他没有理会眾人异样的目光,而是拿著地质锤,在岩壁上四处敲敲打打,侧耳倾听著回声的细微差別。他的动作专业而熟练,完全不像个刚毕业的大学生。

突然,他在一处看似完整的岩壁前停下了脚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