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逐胡虏,恢復中华。

人通常会有惯性思维。

徐达几人的惯性思维,那就是將目標定的太死了。

以至於后面,北伐战爭不断。

为何?

没有一鼓作气,绝其苗裔!

常茂的出发点,就是这个。

试想一下,如果某位爱姓皇帝,没有经过国家的改造,成为一名合法公民。

现在借著这只皇帝搅风弄雨的人,会有多少?

恐怕早已经是甚囂尘上,家国不寧了。

但就是因为,这只皇帝公开宣传自己是公民了,那帮祸害的藉口,直接没了。

师出有名,这一点,很重要。

常茂就是要將北元的“名”,给他扬了。

“上位,我的想法就是,咱们的目標,不能定的太死。”

“元大都很重要,攻下他,能提振天下百姓的士气,更能恢復汉民族丧失已久的自信。”

“但是始作俑者,决不能轻易地放过!”

“北元皇帝,如果能够成为大明的俘虏,不仅能够直接终结所谓黄金家族的荣耀。”

“还能够一举粉碎这百年屈辱歷史,让天下归心,山河一统!”

“上位也將成为我汉民族,千年一出的圣人!”

朱元璋目中精光四溢。

常茂这一番话,说的他心痒难耐。

天下归心,山河一统。

这八个字,对於一位雄主,简直是致命的吸引。

“臭小子,不错啊!咱看你这脑袋瓜聪明,能做个元帅了。”

朱元璋由衷讚嘆道。

一將易求,一帅难得。

將才和帅才之间差的是什么?

战略思维!

战术这种东西,兵书上都说烂了。

有点天赋的,即便是按部就班照抄,也能混出一点名堂来。

可是战略思维这东西,可不是书本上能够学来的。

就和数学一样,天才看一眼,有答案了。

普通人,还得一步一步求导呢。

大明现在是人才济济,將星云集。

可是能统帅三军的帅才,满打满算,也就一个巴掌数得过来。

常遇春死了,老朱为什么伤心?

大明还没有一统天下,就损失一个元帅,换做谁,心里都难受。

原本,徐达和常遇春,就像是两把尖刀,统帅三军,能够直接插进敌人的心臟。

现在,尖刀折了一把,剩下的人,需要四五个才能顶常遇春一个人的位置。

朱元璋越看常茂越欢喜。

不愧是常遇春的种,这脑子,就是灵活。

徐达目光惊异,看著地图沉思。

片刻后,他才问道:“茂太爷,我们围了大都,他还能跑了不成?”

李文忠指著地图上的几道红线,也道:“三路分兵夹击,即便元偽帝逃跑,又怎么能跑得过战马?”

会议再度热闹起来,疑惑不断从下面拋出。

常茂轻轻拍了拍地图,解释道:“几位叔叔的作战能力,小侄毫不怀疑。”

“但如果有人殊死抵抗,为元偽帝爭取逃跑的时间呢?”

“大明朝有忠臣,北元那帮韃子里面,也有忠臣。”

“为了江山社稷,那帮不要命的韃子,坚守大都,消磨我们的时间。”

“等我们攻克大都,元偽帝早就跑出去了,到时候可是追悔莫及啊。”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