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梅边》是王力宏2005年创作的歌曲,而歌曲的灵感正是来源於前几天唐晴带周正看过的崑曲——《牡丹亭》。

这首歌不仅將说唱和戏曲元素融合到了一起,更是首次將崑曲带入了流行音乐的殿堂。

当时这首歌的出现,让无数听眾尤其是年轻人都了解了崑曲,了解了《牡丹亭》,更了解了那段超越生死的爱情故事。

很多人都难以想像,一首说唱歌曲竟然会成为弘扬传统戏剧文化的桥樑。

说唱和戏曲无法兼容?

对不起,一首《在梅边》教你们做人。

而直播间里的所有人在看到歌名后却是一脸懵逼。

在梅边是什么意思?

怎么会有这么抽象的歌名?

而此时舞台上的周正还没有拿起话筒的意思,前奏还在继续。

“他娘的这前奏真长。”

不少观眾已经开始在直播间里开骂了。

直到大约过了半分钟的时间,现场终於有了人声。

不过舞台上的周正此时依然没有拿起话筒,这个人声是周正自己提供的伴奏里传出来的。

而且,这声音...

居然是戏腔!

“他年得傍蟾宫客,不在梅边在柳边。”

这一声戏腔一出,所有人都起了鸡皮疙瘩。

这就是传统戏曲的魅力吗?

不开口则已,一开口那画面感直接扑面而来!

不少观眾在听清了伴奏里的戏腔后,先是有些惊艷,继而都冒出了一种特別的感觉。

“奇怪,怎么感觉在哪里听过呢?”

但是想来想去都没想起来在哪里听过。

但很快,直播间的弹幕就给出了答案。

“是牡丹亭!”

对哦!是牡丹亭!

我说怎么这么熟悉呢,这不就是前几天看的戏曲《牡丹亭》里的桥段吗?

没想到周正直接拿过来放到了歌曲里面!

后台导播室。

许州看著弹幕上正疯狂滚动的《牡丹亭》,心里也是“咯噔”一下。

《牡丹亭》他自然是知道,而且最近这齣经典崑曲在沪城的各大剧院也是正在热映。

难道这小子是看这齣戏的时候得到了灵感?

“哼!故弄玄虚!”

许州嘴角一撇,隨便整几声戏腔在歌曲里就是符合“戏曲”命题了?

太天真了!

符不符合命题不是你说了算,那可是得经过节目组评审团的审核的。

现在你弄了几声戏腔,看著挺高大上的,后面呢?

扯著嗓子再来几句说唱?

哼,狗尾续貂!

这边许州等著看周正的笑话,舞台上,在经过了漫长的前奏之后,周正终於开了口。

“【这厢是梦梅恋上画中的仙,

那厢是丽娘为爱消香殞碎,

为了爱不吃不喝不睡,

但穿过千年爱情不再流行生死相恋。】”

周正的声音透过麦克风传递到了直播间数百万听眾的耳朵里。

果然是说唱!

这是大家的第一反应。

虽然是说唱,但大家原本以为的说唱和戏曲的割裂感並没有出现,相反,通过前面伴奏中的戏腔,再加上这带有独特韵律和近乎敘事般的歌词,让人一听瞬间眼前一亮。

“梦梅?丽娘?真的是牡丹亭!”

“臥槽牛逼,直接把戏曲的故事写成歌词了!”

“第一次听说牡丹亭居然是从一首说唱歌曲里知道的,让大家见笑了!”

“......”

所有人都没有想到,作为中华文化瑰宝的戏曲文化会出现在一直被视作低俗、负能量的说唱歌曲中。

这叫大家怎么不震撼!

周正这个说唱歌手,似乎真的有所不同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