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狮子大开口
“这是我设计的光柵码盘数字伺服系统,可以將传统工具机的加工精度提高三倍以上。”
陆院长的注意力瞬间被图纸吸引。
他的身体略微前倾,仔细观察著图纸上的每一个细节。
作为搞技术出身的人,他能够看出这套设计的先进性。
办公室里的空气似乎凝固了。
这种精度在1980年的中国简直是天方夜谭,即使是进口设备也很难达到这个水平。
“且这套系统可以实现闭环控制,自动补偿工具机的热变形和机械误差。”
林涛继续解释著技术细节。
“理论上可以让普通工具机达到精密工具机的加工平。”
陆院长站起身,在办公室里来回踱步。
他的脸上写满了激动和震撼,这种技术如果能够实现,对整个机械加工行业都將是革命性的突破。
“林同志,这套系统的核心技术是什么?”
陆院长重新回到办公桌前,声音里带著颤抖。
“光柵刻线技术和高速数位讯號处理。”
林涛指著图纸上的几个关键部分。
“光柵的精度决定了测量精度,而数字处理算法决定了响应速度。“
陆院长重新坐下,目光在图纸和设备清单之间游移。
他的內心正在进行激烈的斗爭,一边是研究院有限的预算,一边是这个诱人的技术方案。
“陆院长,张他们在实验室等您,说是关於昨天那个项目的后续测试。”
办公室的门被轻轻敲响,陆院长的助理小王推门进来。
“告诉他们我一会儿就过去。”
陆院长挥了挥手,示意小王先出去。
小王退出办公室后,陆院长重新將注意力集中在林涛身上。
他的脸上写满了纠结和犹豫,显然心里在进行著艰难的决策。
“林同志,您说的这套系统,技术难度有多大?”
陆院长问道。
“主要难点在於光柵的刻线精度和数位讯號的实时处理。“
林涛拿起桌上的钢笔,在图纸的空白处画了几个简单的示意图。
“但是有了合適的设备,这些问题都可以解决。”
什么技术难点?只不过是林涛的藉口而已。
这东西早已经被林涛,应用在满大街都是的水月录像机上了。
他就赌这位老院长根本不会去关心,作为娱乐设施的录像机。
“特別是这台车床,它的加工精度和稳定性是製作精度光柵的关键。”
他的笔尖指向设备清单上的西铁城f12自动车床。
这才是林涛的真正目的,纸上其他的东西,都是在给这台车床打掩护。
西铁城f12自动车床,可以说是当时最先进的车床之一了。
不仅精度极高,而且工件加工速度也很快。
如果林涛想用红星从无到有,设计这样一台自动车床,估计他的脑袋都得烧冒烟。
陆院长的目光在图纸和清单之间反覆游移,他能感受到这个年轻人话语中的自信,但同时也担心研究院的预算承受能力。
“陆院长,我们公司愿意自己承担自动车床的费用,只需要研究院帮忙办理一下手续就行。”
林涛利用的就是人的心理,开始先提出一个看似完全不能实现的要求。
再给出一个对方无法拒绝的好处。
最后再把自己的要求降到最低。
林涛不相信,这样还不能让陆院长同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