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双眼睛,是看著前方许冬枝的动作,跟著练拳。

也能看到她转过头来,微微惊讶的挑眉神色,以及接著不停的拳法。

另一双眼睛,则是脱离自我的视界,仿佛自己不是自己,变成了別的什么东西。

跟一条魂魄似的,可以隨时钻进“鹿沉”这个人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里面。

一边看,手上的拳法却也不停,可以看到周身上下,隨著拳法扭转挪移,每一处毛孔开合、每一股血液流动、每一处肌肉起伏。

除此之外,心臟的跳动,五臟六腑的轻微蠕动,当然也不在话下。

“这是內视……不,我不是在看到自己的身体,人根本不可能在体內有一双眼睛。至少在这个境界不是。是心气。”

鹿沉一边练拳,一边思索:“我是已经生出了『心气』这么一种虚擬器官,这就是此后境界中於体內生出窍穴、经脉、丹田的前兆。”

“只是前者为虚,后者为实,先虚后能实。”

“大脑內將心气的种种感觉,翻译为能理解的『视觉』,才让我觉得『看到』。”

这种“看到”,很难定义其是否为错觉。

在某意义上,也都是真实不虚的视觉信號。

如在此刻,有甚么高科技手段,截取鹿沉眼珠子里的视觉讯息,也一定能够看到鹿沉身体的细微变化,而且这种“看到”也是真实有效的。

处於这种状態,鹿沉很快理解了“入水兴波”的绵软力劲,因为他看到的不只是效果,还有內在的变化关键。

將种种灵动的感觉,应用於练法、拳法,此前种种没有醒悟到的地方,皆一下子豁然开朗、贯通关节。

骨头用力时,连带著皮、肉、筋,一起动作,力量一层一层传导出去,彼此有著一定的粘著性,又互相独立。

就像石子投入湖中,一圈一圈涟漪顿生。用巧妙的力量,去影响全身。

如单独在其中一处发力,可以专注於那一处的用法。

譬如,只在骨头上用十分力,皮、肉、筋皆是鬆弛,可以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打在人身上,如同硬锤敲鼓,力透表层,即所谓的“隔山打牛劲”。

又譬如,绷紧皮、肉,而筋、骨鬆懈,皮肉像是被撑开了,里面空空如也,像是胀满了气的口袋,什么拳脚功夫来了,皆可以轻鬆卸力。

又譬如,骨、皮、肉、筋,各自同用两分力,彼此配合,发力震、顶、发、拧各有不同。

【记住全网最快小説站 看书就上 101 看书网,??????????????????.??????超实用 】

这样出来的效果,並非加算,而是乘算,足以打出超乎寻常、沛然莫御的猛力一击。

以上种种用法,千变万化,除了古书之中传授,亦可自行开发。

除此之外,也不仅可用骨肉皮筋等实物,还有腰力、胸力、呼吸力等等虚在。

皆是既可当石头,亦可为湖波。

更不要说,这全是在自己身体上做文章,如果利用別人的身体,就更是另一种感觉了。

总之,人体奥秘,深不可测,潜能无穷。

鹿沉一旦醒悟,简直有一种得到了什么新玩具的感受,玩不释手,不亦乐乎。

他前世今生,生而为人加起来四十余年,直至如今方有一种“原来我是我”的感觉。

鹿沉练完了拳法,一身汗水,“心气”忽然从体內钻出,不再执著於体內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而是一观周遭。

他想到:许冬枝说过,心气能观念灯。

果然,瞧见自己眉心处,有一团盈然光焰,一寸有余,长燃不息。

按照许冬枝所说,念灯生志火,最宜会而不使、学而不用。因为初时耗费心力,往往难以掌控,容易將心力耗尽。

白天打人时多么威风自在,晚上就会失眠、噩梦、五臟六腑纷纷出问题。

所以一开始衡量念灯,得出所谓的三小境界,全是看对念灯志火的掌控。

念灯乍燃三小境,一燧初响、荧爝烛照、悬亮长夜。

一燧初响,就是只能够在最激烈的状態下才能够施展出来,需要在战斗之中渐渐热身,自己也无法自如控制,而且不能用得太久。

荧爝烛照,就是可以短暂自控开启,持续一段时间,基本和念灯志火自如控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