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天,段子迁带兵马撤回了盐津,唐军开始派斥候前行探路,似乎有大军前行的举动,段子迁立刻派出兵马继续回到山中蹲守,大军行进,斥候先行探路,能够理解;

第五天,唐军派出的斥候更多,好在其只是探路,对山上只是箭雨乱射一通,见没有异常就往前去了,並没有发现山中有伏兵,小心谨慎些,能够理解;

第六天,开始第二次兵马轮换,唐军开始在营寨之中训练云梯攻城战术,士卒的嘶吼声,清晰可闻,攻城演练,能够理解;

第七天,一批批的军械物资开始沿著山路,在南詔军眼皮子底下开始向著盐津方向转运,隨行护送的只有数百兵马,为了不打草惊蛇,段子迁决定按兵不动;

第八天,唐军终於开拔了,一万兵马只走了三十里路,就开始安营扎寨,先头部队有一千轻兵先行通过,段子迁放过,不打;

如此已经是第九天了,拆开来看,唐军的每一步都符合兵法,没有丝毫识破他们计谋的跡象,但是整体来看,从金沙江到盐津只有短短一百多里,唐军愣是准备了九天,大部队才走出三十里路,这也太过于谨慎了吧,攻打嶲州和播州的时候只见到你们攻势如火,现在在给我们表演不动如山吗?

“节帅,唐军只要按兵不动,我等粮草耗儘自然会退走。现在唐军的进军速度太过缓慢,末將担心他们已经识破了我等目的,在故意拖延时间,昭通恐有不测啊!”

“这一点我早就想到了,但是盘州来报,黔中道的唐军没有丝毫动兵跡象,昭通也没有任何变故发生,我想应该是唐军太过谨慎,按照他们行军速度,明日便会进入我们的伏击圈,不妨再等一日,若是唐军再不上鉤,我等也只有弃守这一条路了。”

......

深夜,陈昭的大帐之中灯火通明,他已经来到了金沙江南岸,连同他一起过来的还是北岸的一万兵马。

此时此刻,金沙江南岸已经聚集了三万兵马,而北岸的军营只剩下了一个幌子。

吴行鲁的消息已经传来,此次由吴行鲁亲自领兵,三日前,他已经从东边山中绕到了盐津背后,再有两日便可到达昭通。

吴行鲁已经四十多岁了,真是一点都不服老啊,八天的急行军,亲自带队,这份毅力,让陈昭汗顏。

但是他奇兵突袭,兵力只有三千,只能夺城而守,盐津的三万南詔军还是要陈昭自己吃掉。

吃掉的办法也很简单,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南詔军诈败设伏,陈昭自然也可以,这一连九天的时间可不仅仅是用来迷惑南詔军的。

日行三十里而扎营,可不仅仅是扎营那么简单,借著营寨的掩盖,朱贵已经带著兵马来到山上设伏,只要等到前方兵马诈败而过,对追击的南詔兵来个伏击。

你想要伏击我军,趁势踏平我军江边的营寨,那我想来个反伏击,顺势將盐津收入囊中。

十月十日,唐军於山中扎营,夜间,遭遇南詔军伏击,败退。

十月十一日,南詔军倾巢而出,衔尾追击至唐军营寨,被埋伏於山中的朱贵部截住后路,双方一片混战,金沙江血流成河,不断有尸体从金沙江上向著下游流去。

双方鏖战一日,唐军伤亡近万,三万南詔军全军覆没,爨琛授首,只有段子迁在亲卫拼死护卫下逃出重围。

逃至盐津,盐津一座空城已被一千轻兵占据,段子迁转而奔逃昭通,只见昭通城墙上竖起一面吴字大旗,吴行鲁果断出击,將段子迁生擒。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