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徐道部奇袭弱水部、咄坝部,缴获牛羊无数,得战马一万匹。

徐道率领的一万兵马,其中半数是僚人,他们居住於南方大山,骑术嫻熟,考虑到弱水部、咄坝部居於松潘草原,以游牧为主,陈昭给徐道调配了五千匹战马。

西山八部虽然战力强悍,但是居於高原之上,粮產匱乏,远不如南方僚人人口眾多。

弱水部、咄坝部每部只有八千户,可战之兵只有五千,根本无法抵御住唐军的凌厉攻势,经此一役,徐道部骑兵增至六千,一人双马,有了嚮导引路,徐道率领这三千骑兵在松潘草原对依附於哥邻部的部落挨个点名。

哥邻部匯集草原骑兵万人,与徐道部野战於松潘草原,徐道部派出两千具装甲骑为锋矢,撕开哥邻部防线,一举將其击溃,哥邻部退守安戎城,徐道堵住黑水河南部谷地入口。

杨庆復率领梁忠和逋租部从南向北,攻打清远部,而徐道派出步兵从从松州入茂州,前后夹击清远部,清远部灭。

六月初,杨庆復兵临安戎城下,与徐道一南一北封堵住黑水河河谷,安戎城已经成为一座孤城。

月底,城中粮绝,哥邻部率残军突围,逃往河湟。

至此陈昭收回松州、茂州全境,打通西川前往河湟地带的商路。

攻城略地可快速见效,但是长效治理却是水磨工夫。

“留后,草原上的水草,割了一茬又长出一茬,哥邻部灭了,还会有下一个哥邻部出现,松潘草原出现权力真空,青唐吐蕃也会將势力伸到松州。”

“势力从来是此消彼长,只要我西川,我大唐一直强盛,就不用担心再出野心之辈,水草涨了又涨,那我便涨一轮,割一轮,安戎关在我手中,便一直有刀架在蕃贼头上。不过松州的刺史人选倒是要慎重,不知罗先生可有推荐?”

“人事问题,当由留后独断。”

“罗先生但说无妨。”

一般领导问你问题,心中定然是已经有了答案,罗隱深知这一点。

“松州主要目標有两个,一是开闢商路,西川战马不足,攻略南詔对马匹需求不多,但留后若是有心於河湟乃至朔州,则战马必不可少。二是统摄诸蛮,既有对松潘草原的游牧吐蕃,也有对高原之上的白狗等部,更为重要的是应对河湟吐蕃的势力扩张,因此需要有一善战之將镇守。三是汉化夷族,要对松州的夷族编户齐民,教化儒学。”

“哦?我西川有此等人才能兼市贸、统兵、汉化夷族三样才能於一体?罗先生莫非想让兵马使亲任松州刺史?”

“那自是不必,区区松州岂能圈住兵马使大才,若是一定要选一人,杜司马便是最好的人选。”

“寒山吗?既能统兵又能治政,倒是贴合,不过寒山我另有任用。”

“既然如此,某还有一人选,逋租部邓木昌。”

“哦?细细说来。”罗隱见陈昭没有反对,想必是自己猜中了他的想法。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