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通一十四年上元节,长安城。

皇帝李漼潜心念佛,缺席上元佳节,这位国库节省了一大笔钱帛,在京的诸位臣工们刚刚鬆了一口气,却又传出皇帝要从法门寺迎佛骨,法门寺距皇城三百余里,此番兴师动眾,耗费財帛又是不计其数。

细数皇帝登基以来,浙东平叛裘甫,剿灭庞勛叛乱,与南詔的安南、西川大战等等,已经耗尽国库。

可皇帝丝毫不关心国事,更加骄奢淫逸,最喜游宴,声势浩大地歷拜十六陵,隨从数万人计,所废钱財不可计数。

还有同昌公主大婚的赏赐,同昌公主大葬的费,如今又开始了法门寺迎佛骨。

文臣死朝武將死战。政事堂的宰相们都不知道劝諫陛下的吗?

有劝諫的话,只不过都被贬了而已。

难道你们指望韦相,同昌公主的丈夫劝諫陛下吗?说不定法门寺迎佛骨就是他提议的呢。

此时的韦保衡丝毫不知道长安城中百姓对他的谩骂,他正沉浸在韦叔桓发来密信的喜悦中。

正式的公文从成都到长安快马加鞭也要七日,而信鸽只要三日便可到达,不过信鸽传递的信息並不能被朝廷採信,朝廷需要看到西川发来的正式公文。

不过韦保衡並不急,有韦叔桓作为內应,雅州和邛州失守已成定局,加上陈昭大败,这次陈昭再也翻不了身了。

就连宦官们也不能再阻止自己抽调神策军了,自己只要安排一位心腹將领统领,那群阉狗就绝无可能再收回这一万神策军了。

只是派何人为將呢?

韦保衡遍数自己的亲信党羽,发现居然没有一位知军之將。

他是依靠皇帝的宠信上位的,从来没有在藩镇带过兵马,也不认识诸多藩镇的將领,这可让他犯了难,不过这也只是幸福的烦恼。

韦保衡高兴地臆想的时候,北司衙门却是气氛压抑,他们也有信鸽传信,也已经收到陈昭大败的消息。

晚唐后期,宦官与宰相爭权,位於南边的皇城百官衙署称作南衙,把北边宫城內的宦官衙门称作北司。

此时的北司衙门中,神策军四贵相对而坐。

在面对朝臣的时候,宦官们是极为团结的,但是內部的爭斗可一点都不必宰相们之间少。

如今在做的刘行深、韩文约、西门思恭、杨復恭,分別代表了宦官群体的刘氏家族,西门家族和杨氏家族。

只有韩文约是普通出身,被皇帝濯拔,用以制衡宦官世家。

世家?你没听错,唐朝的宦官也是有世家的,他们虽然不能生育,但是通过养子延续著权力。

“若是当初將吴行鲁和杨復光留在西川,今日就不会有这许多事情了,可你们西门家偏偏要支持那个陈昭,这下好了,出事了吧。”

杨復恭上来就先翻起了旧帐,对当初杨復光灰溜溜地从西川撤回还是耿耿於怀。

“当初杨復光在西川,又有五千神策军支持他,谁让他没本事,让僚人一场大水全淹没了,还不是要我们西门家去擦屁股。”西门思恭立即回懟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