横渠四句名动天下,带动了这个时代的輓联风气,达官显贵们为了求取一副上好的輓联,不惜一掷千金。
陈昭这也算是为天下读书人谋了一份福祉,虽没有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顏,但多少穷酸读书人也因此能吃上几顿饱饭,运气好的得人青眼,挣了一个好前程。
不过一般都是子女晚辈为过世的长辈求取輓联,生前就为自己求取輓联的只有卢耽一人,卢耽强撑著一口气,等看到陈昭的輓联后才溘然长逝。
青史几行名姓,北邙无数荒丘。都说功名利禄过眼云烟,连卢耽这般一时雄杰都无法看破,又有多少人能够免俗呢?
这句輓联是陈昭盗用左公的,卢耽的功业自然与左公抬棺出征收復新疆不能相提並论的,若是卢耽灭了南詔,將西南收归中国,才算匹配,不过卢耽击退南詔,稳住西南边境,在这个时代,比起只顾內斗的藩镇已经算的上是大功了。
真正厚著脸皮,强行给自己歌功颂德的还要属皇帝李傕了,在听说了卢耽的輓联之后,李傕回头就给自己加了十二字的尊號,睿文英武明德至仁大圣广孝。
唐朝高祖李渊、太宗李世民都没有活著的时候给自己上尊號,后来的皇帝除了唐玄宗李隆基和唐武宗李炎加了十四字尊號,其他都只有十字尊號,李傕直接给自己上了十二字尊號,可是李傕的功业陈昭只能说呵呵了。
大唐的荣光还能撑个几年呢?
陈昭已经不是刚刚穿越来时的两眼一抹黑了,从西门季玄那里,他已经打听到了田令孜的名字,从而陈昭知道了他正在伺候的皇五子普王李儼,后来改名成李儇,便將是下一任皇帝。
田令孜是陈昭知道的为数不多的这个时代的几位歷史人物,除了他之外,还有就是王仙芝、黄巢、朱温、王建、杨復光、高駢、郑畋、李克用了。
拥戴李儇登基的从龙之功,陈昭是丝毫想法都没有的,只不过是从一个昏君换成了另一个昏君而已。
更何况,自己已经是西川节度留后了,即便有了这从龙之功,又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升任宰相,和田令孜斗法?然后被黄巢打进长安一锅端了?
还不如安心地待在西川,攻灭南詔,扫除西南边患,等到黄巢攻入长安,皇帝逃到西川,自己再率兵出川,收拾残局。
至於新皇登基,自己该上贺表上贺表,该孝敬的钱粮都孝敬到位,表一表忠心罢了。
......
冬阳初升,晨雾倦留。
锦江边风寒水冷,陈昭將宋问之送到了锦官驛。
年关將至,本来是归乡的时节,宋问之却要远行。
宋问之接到朝廷的调令,本想在成都过完年,再前往东川赴任,奈何吴行鲁如同阎王催命。
陈昭已经替宋问之挡下了吴行鲁的公文,可吴行鲁居然派出自己的牙兵,快马杀到成都,迎接宋问之上任。
这让陈昭都是苦笑不得,宋问之宛如出嫁的新娘,新郎派出车马上门接亲,陈昭作为娘家人再怎么挽留,总要放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