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来到八月,上千万亩荒地被八大世家彻底瓜分完毕,已经有川外的流民陆续到来,一切都在陈昭的安排下稳步推进,西川也难得平静了下来。
不过这样的平静並没有持续太久,嘉州黄景復终於没能抗住韦保衡的施压,终於发动了对勿邓部的用兵。
这段时间陈昭忙於处理荒地开垦和兴修水利,吴行鲁將军务都交给了杜寒山,陈昭已经感受到了吴行鲁对他的防备,不想让他再染指军权。
所以直到黄景復失利的消息传来,陈昭才知道此事。
当初勿邓、梦冲、双林三个部落跟著南詔入侵西川,在最后的大战中,爨赤达率领三个部落剩余的两三千人马,趁著唐与南詔大战之时,向东渡过沱江,撤回了凉山之中。
此次黄景復便是以这三个部落开刀。
但爨赤达回到部落后便带著三个部落向著凉山深处迁徙,远离了唐军控制的大渡河。
黄景復率领的兵马都是当初顏庆復援蜀带来的北方军士,里面有神策军、凤翔军以及其他藩镇抽调的兵马,对南方气候极为不適应。
被爨赤达派小队袭扰后,整只军队就开始军心涣散,出工不出力,黄景復无奈只能將他们从凉山中撤了回来,变成了虎头蛇尾的闹剧。
不过陈昭还是发现了里面的蹊蹺,从出兵到撤回嘉州,整场战事,没有伤亡一人,怎么会军心溃散呢?
盘剥士兵?黄景復应该是不敢的,此次出征的將士中神策军占了大部分,神策军可是天子亲军,谁敢剋扣盘剥?
而且全军撤回嘉州后,黄景復居然没有惩处一人。
黄景復能在败军之中收拢今晚溃卒,必然是长於治军之人,对此局面,不杀几个领头之人整顿军纪,这对他的威信是有很大打击的。
如果是这样,那便只有一个原因,神策军,宦官,杨復光。
呵呵,想不到吴行鲁已经和杨復光私底下联盟了啊,神策军归属宦官统领,而在西川,作为监军使的杨復光,便是宦官代表。
对神策军而言,杨復光的命令可比黄景復的优先级要高得多,必定是杨復光在其中出力,让黄景復的用兵无疾而终。
果然,看到调任黄景復麾下的安在荣的来信,证实了陈昭的猜测。
吴行鲁果然不是庸碌之辈,恐怕在他看到黄景復的方略之后,就想到了应对之法,只不过这一切他都瞒著陈昭,甚至有可能瞒著卢耽。
毕竟与杨復光合作之事,卢耽必然会知会自己,恐怕吴行鲁是脚踩两只船,在卢耽和宦官之间左右逢源。
看来还是引起了吴行鲁的防备啊,陈昭感嘆,不过並不重要,如今军中基层將校几乎都是他陈昭带出来的,而且统兵將领李镶和杨庆復也和陈昭交情深厚。
除非吴行鲁自己给自己放血,撤换大部分的將校,否则不可能动摇陈昭在军中的影响力。
而且有吴行鲁在军事方面牵制住韦保衡和黄景復,陈昭在农田水利方面的工作开展受到的阻力就会小很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