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霽风光,春分天气。千百卉爭明媚。从去年十一月开始,到今年二月,经过四个月的战事,西川大地再度恢復了表面的平静。
刚刚到任的西川监军使杨復光正在摩珂池上泛舟,画舫上,节度留后吴行鲁和掌书记陈昭正陪著杨復光吃酒,而营田支度使王维舟、节度副使严师本並不在此。
韦保衡在西川势力,节度副使严师本、沿河防御使黄景復隱隱间开始以营田支度使王维舟为首。
监军使到任的第二天便单独和吴行鲁会面,向西川的眾多官员传递了明確信號,他对王维舟一派表达了疏远。
年方二十七岁的杨復光並没有宦官一贯的明眸皓齿,嫩白皮肤,反倒是皮肤粗糲,一脸风霜。
画舫甲板上,陈昭看著前方与吴行鲁畅谈的杨復光的背影,暗道,原来是他。
在晚唐歷史上,杨復光慷慨负节,义有筹略,以宦官之身,可是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镇压王仙芝和黄巢起义过程中,先是诱降王仙芝,再是整合忠武军,联合王重荣抵抗黄巢,后来劝降朱温,引沙陀兵李克用,最终打败了黄巢。
可惜镇压完黄巢起义后,杨復光就得病去世了。
朱温、李克用还是割据川蜀的忠武军都將王建,在五代十国中就占了三个。要是杨復光没有那么早去世,他们的野心也不会过快膨胀。
朝廷中,杨復光的养父,枢密使杨玄价已经年老致仕,新任的枢密使是杨復光的堂兄杨復恭,这次到西川担任监军使是杨復光主动请命下放的。
杨復光与王维舟等人素不相识,对他们疏远的原因只能是因为韦保衡了。
宦官的权力来源於皇帝的宠信和神策军军权,可这份宠信如今给了韦保衡,已经让宦官们產生了危机,更何况韦保衡在没有和神策军中尉提前商討,擅自鼓动皇帝动用神策军援蜀,更是触及宦官底线。
即便宦官势力中以杨復恭为首的杨氏家族、以西门思恭为首的西门家族、以刘行深为首的刘氏家族等互相內斗,但在整体宦官集团利益上,他们还是保持一致对外。
所以在西川,杨復光对王维舟等人刻意疏远。
吴行鲁、王维舟以及杨復光三方爭斗最终还是要回归到,对功劳的爭夺和对过错的攻訐。
除非是像郭琪一般叛国投敌的大错,其他的小错根本没有威慑力,无论是卢耽、韦保衡还是宦官都能轻易担下。
所以还是要凭藉功劳,吴行鲁需要功劳,从节度留后转正,成为节度使,杨復光需要功劳,提高宦官势力在西川的影响力,王维舟和黄景復需要功劳更进一步,替代吴行鲁成为节度使。
如今的局面是陈昭最喜欢的,功劳?陈昭最不缺的就是功劳。
陈昭已经在盘算下一步该从何处著手建功立业了。
自古以来,功劳分文治和武功。
文治属於文火慢燉,包括吏治、教化、经济发展,功劳不显;
武功属於烈火烹油,包括开疆拓土,歼灭外敌,功勋彪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