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武將心中失落之余,纷纷开始嫉妒杨庆復,这混不吝的老混蛋是不是早就知道陈昭有这等宝贝,才將陈昭討要了过去。
跟著陈昭毫不费力地拿下如此大的功劳,让他们在城中的將领连口汤都喝不到。
自从南詔入侵以来,三份最大的功劳都和陈昭有关,先是吴行鲁任用陈昭,短时间內拉起一万可战之兵,再是杜寒山用反间计,在东仓坑杀了三千南詔兵,最后就是昨晚陈昭用竹筒手榴弹炸死了一万多余南詔兵。
和这三个功劳相比,其他人的零星苦劳不值一提,其中最鬱闷的当属李镶,开战至今,他唯一的功劳就是剷除郭琪和李自孝时,收服了李自孝麾下的五百牙兵。
他和陈昭相熟,本就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可没想到让吴行鲁和杨庆復这两个后来者將陈昭抢走了,李镶不禁想到,若是当初王昼拉上陈昭一起去求援,是否就不会落得被围杀的下场。
感慨之后,李镶打定主意,下次无论如何,只要有战事,一定要將陈昭先抢过来,这可是一个水灵灵的功劳簿啊,谁抢到谁就能在上面画上几笔功劳。
在场武將全都和李镶有著同样的想法,一定要把陈昭抢过来,一想到和陈昭在一起的杨庆復,他们就恨得牙痒痒。
可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一直嫉妒的杨庆復,堂堂一州刺史,陈昭的便宜舅舅,已经把陈昭当爷爷供起来了,陈昭还对这个便宜孙子爱搭不理。
不过就算他们知道,他们也会乐此不疲,只要有功劳,当孙子嘛,当,狗不当我当,当的就是陈昭的孙子。
卢耽和吴行鲁老成持重,自然不会像他们一般没有节操,但也在某一瞬间生出將陈昭调回城中的想法。
可一想到,东仓不容有失,有陈昭在东仓,东仓便稳如定海神针,若是將陈昭调回来,也没有其他合適的人选可以替代,便放弃了这个念头。
......
南詔大营中,杜元忠看著面前的三个竹筒手榴弹,这是败退的士兵从战场上带回来的。
就是这个东西折损了我万余健儿?杜元忠紧皱眉头。
清溪关的爆炸是採用固定点位埋设,每一个竹筒手榴弹都成功引爆,所以当时没有找到竹筒手榴弹。
可昨晚採用的是投掷方式,扔出去的竹筒手榴弹引信有的被风吹灭,有的被踩灭,所以找到了三颗並未引爆的竹筒手榴弹。
杜元忠用盾牌和甲冑做了同样的测试,发现了同样的问题,要不是昨晚打算重点突破,士兵全都集中在一处,也不会造成如此大的伤亡。
恐惧来自於未知,如今已经找到了罪魁祸首,只要小心提防,这竹筒手榴弹再不会给他们造成昨晚那般的杀伤了。
接下来几日,成都城外迎来了难得的平静,战役进入相持阶段,只有斥候之间的小范围战斗,再没爆发大的攻防战。
陈昭端坐在太师椅上,桌案上放著城中抄送过来的军报,一旁的杨庆復又是研磨,又是泡茶。
南詔没有攻城的日子里,杨庆復取代了孬兵的工作,天天在陈昭身边听使唤。
这份军报杨庆復已经看过,顏庆復率领的援军已经到了新都和南詔干了一场,斩杀了两千南詔兵。
正是因为援军的到来,南詔不敢再在成都城无端损耗兵力。
在杨庆復看来,援军到达,南詔败退已经近在眼前,此前的战报已经快马发往了长安城,具体的奖赏会等战后一併行文下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