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西下,晚霞染红了天空。

李云景耷拉著脑袋,跟著“马家村”的村民一起,向著前方的大山,默默走著。

此地位於“车迟国”西境,“梵轮城”范围。

前面的山峰,叫做“明心山”,乃是佛门的一座名山。

此山之名,蕴含明心见性之意。

主峰直插云表,山腰终年云雾繚绕,传为“天人往来之道”。

登顶需经九千九百九十九道险峻石阶,每阶刻一佛名,號称“万佛之阶”。

在“明心山”上的半山腰,有一座寺庙,叫做“迦叶宝光寺”。

“明心山”附近百里范围的村子、小镇,都受“迦叶宝光寺”管理。

至於为什么一个地方的百姓,要被一个佛寺管理?

那就要从西天取经说起,自从孙悟空打杀了虎力大仙、羊力大仙、鹿力大仙之后,佛门重新掌握了“车迟国”。

这一次,佛门对於“车迟国”的管理,更加森严。

政教一体,佛门几乎可以代表整个国家的意志。

那些曾经建造的道观,也重新变成了佛寺。

“明心山”就是其中之一。

方圆百里之內,就连官府都要听从“迦叶宝光寺”的命令。

这里的老百姓想要活著,自然要看“迦叶宝光寺”高僧们的想法。

“这些狗屁光头!”

衣衫襤褸的十几个村民,艰难的向著山上攀登,跟在人群后面的一个青年,忍不住骂了一句。

这个青年,就是李云景。

刚刚年满十八岁,穷得叮噹响,却生了一张连王孙公子都要嫉妒的脸。

眉如墨画,眼若寒星,鼻樑高挺如刀削,唇薄而色淡,不笑时带著三分冷意。

一笑起来,嘴角便掛上一抹若有若无的嘲讽弧度。

像是看透了世间一切荒唐事,却又懒得拆穿。

李云景就是山下“马家村”里的孤苦少年。

自幼没有了亲人,靠著百家饭为生。

他走在最后,衣衫襤褸,粗布麻衣洗得发白,袖口磨出了毛边,腰间松松垮垮地繫著一根草绳。

连双像样的鞋子都没有,赤脚踩在如同白玉的理石阶梯上,却偏偏有种说不出的洒脱。

风吹乱他的黑髮,他也不在意,隨手拨开,露出那双懒洋洋的眼睛。

那眼神像是看什么都带著点讥誚,仿佛在说:“这世道,不过如此。”

同村的小姑娘马小鈺偷偷瞧他。

他察觉了,也不躲闪,反而冲人家懒懒一笑。

笑得那些小姑娘面红耳赤,头也不敢回,抱著妈妈的手臂,继续向前走去。

在“马家村”,有人骂他穷酸,李云景也不恼,只是轻飘飘地回一句:“是啊,穷得只剩这张脸了,你要不要?”

语气里带著三分戏謔,七分无所谓。

他活得隨性,平日里,饿极了就去河里摸鱼,困了就隨便找个破庙躺下,天为被地为席,从不担心明天。

有人问他:“你这般混日子,將来怎么办?”

“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