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章 大图书馆建成

匹配周期的最后一年在一片繁忙的建设与迁徙中悄然拉开序幕。

胜阳的命令如同无形的鞭策,驱动著城邦这台庞大的机器,以一种近乎极限的速度轰鸣运转。

他要在这最后的和平时光里,將东海战爭的胜利果实彻底转化为城邦前进的燃料。

首要的任务便是大图书馆的建设。

这座位於城邦心臟的宏伟奇观,在六十万人口的庞大基数支持下,建设速度超过了之前的计划。

在计划中需要五年才能建设完工的大图书馆,实际上只使用了三年的时间就来到了最后的收尾阶段。

数以万计的劳工被源源不断地投入工地,其中不乏刚刚被迁徙而来的矮人与珊瑚人。

白洛的管理者们发现,这些来自海岛文明的“新公民”在攀爬高耸的脚手架时,展现出了惊人的平衡感与灵活性。

他们被专门编组成“高空作业队”,负责危险精密的外部墙体安装工作。

更新不易,记得分享101看书网

图书馆的螺旋主体现已拔地而起,如同一个即將挣脱大地的巨大石笋直指苍穹。工匠们用蒸汽驱动的打磨机,將每一块从东方运来的汉白玉,打磨得如同镜面般光滑。阳光照耀下,整座建筑散发著圣洁而柔和的白光,仿佛不属於人间。

內部更是繁忙。

从新大陆运来的金丝楠木,被技艺高超的木匠,雕琢成一片片带有精美纹的书架构件。这些构件如同巨大的积木在建筑內部层层拼接,构成了一片无穷无尽散发著木质清香的知识森林。

“铸魂”工程的成功让城邦文献总署的书库堆积如山。

数以万计来自不同文明,记载著不同领域知识的捲轴与石板,为学者们提供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广阔平台。

首席科学家算敏锐地意识到,单纯地储存知识是一种浪费。知识只有在流动与碰撞中,才能產生新的价值。

在他的推动下,第一科学院內部进行了一场学科革命。

旧有的以经验传承为主的“工匠系”“农学系”,被更为系统理论化的“物理学院”“化学学院”“生命学院”等所取代。

以前的图灵学者与白洛本土的天才们组成了新的教授团。他们將文献总署中那些零散的知识碎片用严谨的科学逻辑重新串联,构建起了一个个全新完整的学科体系。

一个年迈的链金术士,在化学学院的课堂上,第一次理解了他世代相传的“点石成金”之术,其本质不过是不同元素的氧化与还原。这个发现让他羞愧得老泪纵横,却也让他欣喜若狂。他扔掉了那些神秘的符文与咒语,开始用化学方程式来推演更高效的合金配方。

一名来自百工司的蒸汽机大师傅,则在物理学院旁听了一节关於“热力学”的公开课后如遭雷击。他终於明白,为什么他无论如何加厚锅炉,都无法无限地提升蒸汽的压力。因为热量的传递遵循著他看不见却无法违抗的宇宙法则。

这场思想上的风暴,迅速转化为技术上的井喷。

化学学院带来了染料与医药的革命。他们从煤炭的副產品煤焦油中,提炼出了色彩鲜艷的化学染料,让城邦平民的衣物也可以变得五彩斑斕。他们还成功合成了第一种人工药物水杨酸,一种能够有效退烧镇痛的神奇白色粉末。

生命学院的研究则更为深远。他们通过对永恆之泉水质的分析,发现了其中蕴含的,一种能促进细胞活性的未知能量。他们將其命名为“生命素”。通过初步的提纯与应用,他们发现微量的生命素,可以极大地提升伤口的癒合速度。

当匹配周期的最后一场雪覆盖白洛城时,大图书馆,这座凝聚了整个城邦意志与智慧的奇蹟,终於迎来了它竣工的时刻。

落成典礼的当天,整个城邦都放假一天。

数以十万计的民眾从四面八方涌向首都,聚集在大图书馆前那座新落成的,足以容纳十万人的人民广场上。

他们仰望著那座宏伟到仿佛不属於这个世界的纯白建筑。

它静静地磊立在那里,螺旋状的塔身优雅地刺入云端。阳光透过穹顶那巨大的星图玻璃,在洁白的墙壁上投射出变幻莫测如同宇宙星云般绚烂的光斑。

胜阳身著朴素长袍,亲自推开了那扇由金丝楠木与合金打造的,高达十米的沉重大门。

没有声音。

大门如同漂浮在水面上一般,轻巧而顺滑地向內开启。

门后的景象,让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那是一片无穷无尽的,由书架与光影构成的,知识的海洋。

高耸入云的书架,如同螺旋的星系,从地面一直延伸到数百米高的穹顶。阳光与煤气灯的光芒,通过精巧的稜镜系统,被均匀地引导到每一层书架之间,营造出温暖庄严的氛围。

空气中瀰漫著金丝楠木的清香与古老羊皮纸的墨香。

胜阳缓缓地走入大厅。

他的身后是城邦的文武百官,是来自各个部族的代表,是那些为这座建筑付出了血汗的工匠与学者。

他们走在这片知识的森林里,脚步声被厚厚的地毯所吸收。整个空间安静得只能听到自己的心跳声,与远处穹顶星图那如同宇宙呼吸般,轻微的机械运转声。

典署长,这位为“铸魂”工程耗尽了最后心血的老学士,颤抖著將第一本也是唯一一本,由他亲手抄写的《白洛起源》,郑重地放在了中央大厅第一排书架的第一个位置。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