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跟朱友珪说要和平不要战爭,也跟成德、义武兜售过和平计划,糊弄別人可以,不能把自己也给糊弄了。所以,一边喊著和平的口號,一边要加紧战备。

在小山上筑城就是战备计划的一部分。

筑城並不是很顺利,没有了战俘充当免费的劳动力之后,工程的进度下降了很多。军士们拒绝下地收割麦子,也拒绝上工地搬砖。

吴越国的钱鏐曾经强令武勇都將士修筑临安衣锦城,军士们冒著酷暑整治沟洫,军中怨言瀰漫,以至於武勇都举起了反旗。都指挥使徐綰、指挥使许再思还引来淮南杨行密部將田頵一起围攻杭州。

在杭州之围最危急时,有人建议钱鏐退往越州,钱鏐也打算派大將顾全武率兵驻守东府,即有意在杭州守不住的情况下,退守越州。

最后,钱鏐一方面依靠八都旧將马绰、杜建徽、高彦等力量抵御徐綰、许再思以及田頵的进攻;另一方面听从顾全武和杜建徽的建议,以其子钱元璙为质,让钱元璙娶杨行密之女为妻,取得杨行密的支持。

杨行密严令田覠撤走,田覠被迫带著徐綰和许再思撤回宣城。同时为消除田覠的顾虑,钱鏐给了田覠“犒师钱一百亿”,並以其子钱元瓘娶田覠之女为妻,这才消除了危机。

武勇都之乱发生在钱鏐统治的核心区,叛军围困杭州长达半年之久,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差点使钱鏐的霸业毁於一旦。

之所以会爆发叛乱有很多原因,但直接原因就是钱鏐让武勇都將士去修筑城池。陈诚不想义昌镇也弄出类似的事情来,就只能熄了让军士们筑城的心思。

不用士兵筑城,那用什么?徵召民夫?

农民每年要自带乾粮给官府干一个月的活,被称之为徭役。这个制度至少在春秋时期就有了,一直持续到二十世纪。义昌幕府可以把农民拉过来干活,但是得要等到秋收之后。

在那之前,就只能钱招人干活了。每天20文,管三餐饭。这个价钱不算高,所以招不到太多人,只有附近的村民会过来打打零工,工程进度就不可能快得起来。

这个时代干什么都慢,让习惯了一天盖一层楼的陈诚很是不习惯,但他也没有別的办法,总不能化身为人形起重机去搬运石头吧?身边的人都坚决反对他那么干。

隨著天气一天比一天热,修筑城池的工作乾脆停了下来,等到天气凉爽了以后再说。城墙已经大致垒好,也算是有了一定的防御力,加上高行珪留下的那些防御设施,在山上驻扎千人之眾,就能抵挡上万大军的围攻。

带著亲兵回到沧州后,牙兵来报,“大帅,晋国公主的车架已经到了城外三十里亭。”

李承勛之前说夏收之后,李存勖的妹妹就会从太原出发,算算时日应该还有几天才会到,怎么地今天就到了?倍道兼程赶路了?

既然已经到了,那就去迎接。

节度使的婚姻不是简单的睡个女人,而是跟政治和外交都有关。考虑到那位晋国公主带来了三千沙陀骑兵,那就还跟军事有关。

陈诚点起两千牙兵,又让铁骑都和一千轻骑跟著一起,浩浩荡荡地前往城西的三十里亭。

三十里亭顾名思义就是在距离城池三十里的位置。这里有一处驛站,驛站外的道路上挤满了彪悍的沙陀骑兵,驛站內部也有几十个满脸横肉的军汉。而在最中心位置的,是一个明眸皓齿的少女。

李倩从马背上下来,將马鞭扔到隨行的女兵手里,对周围的人道:“快点给马餵食,再弄点吃的来。”

驛站中有十几名兵卒,要是来个百多號人,他们还能应付得来,可是一下子来了几千骑兵,这可怎么弄?后边仓库里的粮食全都搬出来也不够吃的啊。

安重诲扯著嗓子吼道:“给公主和我们弄吃的就行,谁叫你管外面的了?快点!你他-吗-的是不是想要挨揍?”

安重诲是晋国大將安福迁的儿子,年纪轻轻就当上了將军。跟晋国的大部分將领一样,安重诲除了对梁军高看一眼外,对其他藩镇的兵马都是瞧不上的。进入义昌后,所见兵马装备还行,队列也挺整齐,但他就是认为义昌军比不上沙陀骑兵的彪悍,因此对驛站中的兵卒很是不客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