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存勖率军杀入魏博,成德军和义武军都派了不少兵马过来,其中成德出兵七千,义武出兵五千,不过王鎔和王处直都没有亲自过来,而是派出了镇內大將领兵。

一方面,两人都当了好些年的节度使,养尊处优惯了,不想吃带兵打仗的苦头。另一方面,他们也是担心自己离开老巢,可能会引发镇內的动盪。在这个时代,就不要指望將军们有多忠心了,只要有机会,肯定会有人跳出来的。

不过王鎔和王处直都交代了要跟义昌军搞好关係。虽然奉晋国为盟主,但河北三镇才是真正的同盟。

王鎔也好,王处直也好,都对晋国很是警惕。他们很清楚,要是晋国灭了梁国,绝不可能让他们这些藩镇继续保持独立的地位。

在见到晋王李存勖之前,陈诚就跟成德、义武的將领们先见了一面,彼此约定三镇同进同退。在这个过程中,少不得要展示武勇。武人么,就喜欢这一套。你能打你厉害,不能打就是傻-逼。

陈诚自然是技惊四座,让成德和义武的军士们目瞪口呆,不敢相信世间居然有这等神人。在陈大帅表演了百步穿杨的神射之后,成德和义武的军士们一起呼喊“神箭將军”,热闹的很。

这种场面经歷了许多次,依旧令人觉得心旷神怡。

身处万千人之中,让所有人为我欢呼,这种感觉,就是如此的美妙。

陈大帅是天神下凡,夏鲁奇也是表现出了过人的武力,让成德、义武的人非常佩服。成德军和义武军中也有许多好手,能左右驰射堪比张任的都有好几个。

两镇的军队都还挺能打,装备也很不错,但是跟义昌一样,地盘太小了,养不起多少兵马,很难对外扩张。在这个时代,在这个大鱼吃小鱼的时代,不能扩张就是慢性死亡。

像晋国那样穷兵黷武,把所有资源都拿来打仗实际上也是慢性死亡。要不是朱温太心急,把成德、义武全都给逼反了,晋国未必还能撑多久。

没看李承勛手下那些沙陀骑兵一个个都是苦哈哈的模样?说是晋国的精锐部队,披甲率连两成都没有,陈诚一度怀疑李存勖是不是因为没有足够的粮食餵饱士兵们的肚皮,所以才把人给派了出来的。

跟成德、义武的將军们商量好了之后,接下来才去见李存勖。

晋军正在围攻魏州,一连打了十多天,没有任何进展,反倒是伤亡不小。晋军在魏州城下伤亡了上千人,周围的其他城池也都拒绝投降,时不时地派兵袭击晋军的小股部队和运输队,搞得李存勖焦头烂额。

魏博军人从来都是骄傲的,他们不满被朱温吞併,没有造反只是因为没有力量反抗。自家的节度使跟朱温勾结,將魏博牙兵杀了个精光,连同牙兵的家眷都给杀得乾乾净净。这还怎么整?

五年了,魏博军依旧没有真心臣服,反叛的火焰一直在地下燃烧,但他们也不会轻易倒向晋国。

无论是晋军还是梁军,对魏博来说都是外镇兵马。外镇兵马来了魏博,都会烧杀劫掠,没有什么不同。魏博军人不是为了向朱温效忠打仗,而是为了保卫家乡而打仗,怎么可能不拼死作战?

李存勖不愿意拿手下的精锐兵马攻城,就让成德、义武的兵马去送死,成德军和义武军也不是傻瓜,打下来的地盘又不会给他们,他们才不会卖命呢。

在这样的情况下,李存勖,以及他手下的沙陀军事集团对成德、义武两镇非常不满。同样地,对只派出了两千兵马的义昌军,也同样的不满。

“我们救了那些混蛋的命!”

“王鎔就是这样报答我们的?”

“还有义昌军!大王让他出兵,居然只派出来了两千兵马.......”

晋军的將领们义愤填膺,还有人建议別强攻魏州了,回头去成德抢一把的,都把李存勖给整无语了。不是,喝了几个酒啊,就成这样了?

刚打垮梁军的时候,他想要乘胜追击,把整个魏博都拿下来。本以为大军一到,魏州人必然是簞食壶浆,以迎王师,但实际情况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魏州军士不但没有望风而降,反而是奋勇作战,给晋军造成了不小的伤亡。

隨后南边又传来了消息,说是朱温检阅了军队,梁军的军心重新稳固了下来。据说朱温任命了杨师厚为先锋,即將率领数万兵马北上援助魏州。

听闻杨师厚来了,李存勖便有了退兵的打算。他还年轻,而朱温已经垂垂老矣。这次梁军突然崩溃,不就是因为朱温生病的缘故么?虽然说朱温又重新出来检阅了军队,但是很显然,那是强撑著的,搞不好就要把本就不多的寿命再耗去一大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