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翔是朱温最为信重的大臣,因此首先问他的意见。朱温朱皇帝对敬翔如此信重,一方面是因为敬翔確实有才能,不仅能出谋划策,而且能將政务处理的井井有条,另一方面是因为敬翔手中没有兵权,没有威胁。

另外,敬翔平日里为人小心谨慎,对朱温非常忠诚,这也是重要的原因。

敬翔的妻子刘氏的父亲原是蓝田令,刘氏在黄巢起义中,被黄巢的属將尚让所得,成了他的妻子。黄巢败亡后,尚让带她投降了时溥,尚让被杀后,曾一度沦为烟女子,后又为时溥所得,等待时溥死后,又为朱温所得,极受宠爱,被人称为“国夫人”,当时敬翔刚刚丧妻,朱温为表示对他的宠信,就將刘氏赐给他为妻。

但刘氏仍然公开地出入朱温宫內寢殿,让敬翔很是难堪。起初,敬翔稍有不满,刘氏就责怪敬翔:“尚让是黄巢的宰相,时溥也是国家的忠臣,论你的门第,真是太羞辱我了。今天你就休了我,让我走算啦!”

敬翔恐怕她再到朱温那里说三道四,只好忍辱向她道歉,刘氏认为有朱温撑腰,从此更加骄横,乘车穿衣骄奢无度,连她的侍女也是珠宝玉饰。刘氏还私设爪牙役使,和外边的藩镇將领们也有来往,地位的显赫不亚於敬翔,因此权贵们爭相攀附,以图私利。

敬翔谋略过人,能辅佐朱温成就霸业,但无力管住骄横的妻子,也没法管。朱温连喜欢的女人都能赏赐给他,这种宠信简直了。可是话又说回来,这是不是皇帝陛下派来监视他的?

偏偏这种事情又不好问,不能问,所以就只能对刘氏的所作所为假装看不到。

但不管怎么说,敬翔依旧是朱温最为信任和重视的大臣。朱温问他要不要救沧州,敬翔就道:“救,必须得救!好不容易有了这个机会,错过了这个村就没有这个店啦!”

朱温没读过书,文章喜欢用浅显明白的话,谈论事情也是这样,不喜欢別人引经据典掉书袋。敬翔辅佐了朱温数十年,对朱皇帝的性情喜好很是了解,他可以说的很文雅,但是朱温不喜欢,他就不会那么说。

听到敬翔也赞同出兵救援沧州,朱温大喜,“子振所言,正合我意!”

边上李振见了很是吃味,他也会出谋划策,他也会处理政务,还给朱温干了很多脏活,但是在朱温心中的地位永远比不上敬翔。

凭什么?

心中愤恨,李振口中却道:“沧州必须得救,而且要快,要是等到城中粮尽就迟了!”

李振,字兴绪,他出身將门之家,曾祖父是潞州节度使李抱真。不过,李振的仕途也敬翔类似,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也都名落孙山,这让他对那些依靠门荫和科举入仕的朝臣十分嫉恨。

李振曾对朱温说:“朝廷很多事之所以不顺畅,就是这些轻浮浅薄之徒扰乱法纪;大王想要图谋大事,这些都是朝中难以制服之人,不如把他们全部清除。”

朱温听了李振的建议,將包括:尚书左僕射裴枢、静海军节度使独孤损、右僕射崔远、吏部尚书陆扆、工部尚书王溥、守太保致仕赵崇、兵部侍郎王赞等三十多人全部贬官。隨即矫詔將这三十多名被贬的朝官,集中在滑州的白马驛,一个晚上將他们全部杀死。

李振又对朱温说:“这些人以清流自居,应该把他们投入黄河,使他们成为浊流。”

朱温笑著依从了李振,將眾人的尸首全部投入黄河,这便是歷史上著名的“白马驛之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