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现在伊朗最需要钱,各种改革都需要钱去支撑,看来,他还得去找外国借钱才行。

贸易情况的话,伊朗的出口为620万里亚尔,进口则有930万里亚尔。而且伊朗出口的大多是农副产品,进口的则是工业品,如此大的贸易逆差和关税不自主是发展工业的障碍。说到工业,伊朗真是无话可说,国内依然是手工业为主,唯一好点的地区就是阿塞拜疆地区。

不过其工业规模比起英法德等国,完全就是不够看。更别说雇佣人数达到500人以上的大企业更是没有。

“现在还是要钱,各种钱。”,纳赛尔丁摸着自己的额头,说道:“现在先把银行建立起来再说。”

新的一年,就要有新的开始。但纳赛尔丁就被钱困住了,不过从库姆查抄的财产缓解了他们的困境。

附近的其他清真寺为了保住现在的地位,不得不将里面的存款大量上交,其中难免有些中饱私囊的,但他们交过来的数量还是很惊人。

从库姆和附近的清真寺一共拿出来有3785万里亚尔的财产,其中能马上用的有1255万。这笔钱就用来充当银行预备金和政府应急资金了。

与此同时,伊斯法罕的宗教军队也投降了。还是和库姆军队一样的理由,听到政府要出售土地,都回去等着去了。

因为他们是主动投降的,所以政府保护了他们的身家性命。但自己的财产也不得不吐出三分之二来,从原本的地主变成了拿死工资的上班族。这样的心里落差太大,对于他们来说是一个长期适应过程。

对于财政收入少的问题,纳赛尔丁和阿米尔来说讨论从其他地方获取税收。比如对烟草和食盐的专卖,再比如发行期限二十年的国债等。但这些只是治标不治本,还是要推动国家经济发展才行。

工商业的发展离不开市场。纵观世界各国,只有英国人完成了工业革命,这是建立在他们拥有庞大殖民地的基础上。

伊朗没有广袤的殖民地,想要追赶英国人的步伐,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属于伊朗的市场。

将希瓦、布哈拉、浩罕、巴格达、叙利亚、赫拉特等地区纳入市场中,这样将形成一个大市场,成为中东地区最大的经济体。

这里的作用可不光是经济上的,在政治上这同样可以巩固伊朗的中东霸主之位。顺便还可以打击一下在中东统治几百年的奥斯曼帝国。

工业革命需要从外界吸血,至少在初级阶段是必不可少的,这一点谁也不能够否认。只有到了后期才可以打着贸易平衡的幌子,利用产品的高附加值牟利,让吃相变得好看一些。

国与国之间不要谈忠心,那是不存在的。没有背叛,那是因为背叛的筹码不够。

原本因为交通的情况这个计划看着不行,但铁路的出现将这里变成可能。伊朗可以通过铁路将中东连接起来,以德黑兰为中心,重要城市都以铁路为纽带建立连接,加上外交条约,一个大型贸易联盟不就来了吗?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