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就是金仙之体,法力到了,一切自然是水到渠成。

这就是先天神圣得天独厚之处!

七百年时间,转瞬即逝,可在孙悟空眼中,才堪堪过了七年,无疑是菩提祖师动了一些手脚。

这是地仙之道的运用!

眼前的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既然是菩提祖师大道映照,那改变其中的时间流逝速度,对菩提祖师而言,自然是轻而易举之事。

这一日,菩提祖师召见玄胤,开门见山的询问道:“这段时间,你在我这里修行,可有收获?”

“自是收获满满!”

玄胤毫不犹豫的回答道:“祖师之恩,晚辈没齿难忘!”

菩提祖师点了点头:“通天之道,自有其玄妙之处,但不修心性,却是难免为日后埋下祸根,你既然有所收获,日后就要约束自身!”

紧接着,菩提祖师又询问道:“你觉得,悟空如何?”

玄胤想了想,说道:“赤子心性,若是定了道心,修行自是一日千里,但也容易被人利用!”

当初,太清老子在人族祖地,传授金丹大道之时,就说过,玄都是万古岁月也难得一见的赤子之心。

而玄胤,却是生就七窍玲珑心,心思敏锐,极善察言观色,但在修行上却是很难专注的下来。

孙悟空和玄都,虽是一样的心性,但一个心无外物,另一个,却是如那山中猿猴一般心性难定。

算是各有千秋!

菩提祖师微微颔首,算是对玄胤评价的肯定。

但他却没有在这个问题上多谈,而是话锋一转,轻叹道:“物有本末,事有始终,你可知你的老师,和元始的大道之争从何而来?”

“还请祖师赐教!”

玄胤没有妄言,菩提祖师既然开口,想必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他还是不要随意开口的好。

“二人之道,互为表里,没有阐教,阐释那四九天道,那天地众生,又岂能知晓一线生机?”

“而截教,作为阐教的对立面,若无截教,就好似天地有阴无阳,又岂能凸显出阐教的天道解释权?”

“他们二人,既是大道之敌,也是彼此最重要的道友!”

“只不过,想要更进一步,二人之道,终究要分个胜负,就好似这天地间的阴阳轮转一般!”

“天地万物,轮转不息,盛衰有时,盛极必衰,衰极必盛,他们二人,作为根本的大道,亦是如此,在不同的时间,也会有不同的表现!”

玄胤似有所悟,试探性的开口道:“圣人之道,随世而移?”

“没错!”

菩提祖师点头道:“道可道,非恒道,名可名,非恒名!天地万物,其实都是向前发展的!”

“圣人不沾因果,但门下弟子,却是难逃因果束缚!”

“未来的阐截二教,必然是斗争不断的,贫道只是希望,在大道之争上无论你们谁占据上风,都不可赶尽杀绝,都要给对方留一条生路!”

玄胤闻言,当即点了点头,随即又想到了多宝、云霄和无当,封神之战虽然是截教败了,但截教道统,却是并未断绝,还有传承之机。

而他那位大师伯,或许就是看到了这一切,才在封神量劫之中,站到了阐教和元始天尊那边。

无他,唯利益尔!

让截教应劫,能保全玄门元气,但可惜,这位圣人,算到了一切,却是没有算到所谓的人心。

圣人也是人,既然是人,又岂能眼睁睁的看着弟子应劫?

求收藏,求追读,求月票,求推荐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武侠修真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