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章 对症下药
在赛车里,有尾流效应,却也有脏空气干扰。
所谓尾流效应,就是一辆车紧随另一辆车的后面,它会进入前车尾翼形成的低压尾流,从而减少空气阻力,和海水里游泳的时候跟着前方之人顺水滑行是一个道理,由于阻力较小,后车不需要额外的动力加速,从而迅速缩小差距。
这也是一种空气动力学,在级别越高的方程式赛车里越明显,尤其是长直道,车手可以把握机会并且高速超车,精准度和时机把握是关键,因为后车必须在完美的时刻脱离滑行路线,以最大限度地提升速度并且完成超越。
同时,所谓脏空气干扰,则是特指前面车辆在高速行驶中搅乱的气流变得紊乱,扰乱了后车的空气动力学结构,尤其影响前翼和底部产生的下压力效果,结果就是车身变得不稳定,轮胎更容易打滑、过热,甚至更快磨损。
弯道中,脏空气会严重干扰后车的过弯节奏,跟得太近反而吃亏。
所以,长直道里应该充分利用尾流效应,但其他区域,如果两辆车跟的太紧,那后车就在吃脏空气。
本来,在通往六号弯的长直道里,陆之洲正在吃尾流;紧接着看到阿莱西野蛮粗暴的重刹车处理,马上改变策略,为了避免吃脏空气,陆之洲悄悄改变驾驶节奏与风格。
不是加速,而是精准。
入弯之前,更早地准备转向;弯中更流畅地带出线,尽可能地用最少的方向盘角度完成最多的过弯效果。
车身不再有多余的抖动,如同一把在轨道上飞驰的利刃,贴地滑行,悄然迫近。
他和阿莱西的距离稍稍拉开些许,错开脏空气,但阿莱西始终甩不掉后面的尾巴,保持他自己始终在攻击范围。
这一刻,他如同一个猎人。
并且,猎人没有隐藏自己的身影,他需要阿莱西感受到他的存在,他需要阿莱西时时刻刻注意到他的迫近,不管阿莱西怎么提速、怎么飞驰,后视镜里总是可以第一时间看到他的身影,那种压力和威胁不远不近地悬挂在阿莱西的头顶之上,让阿莱西的神经一点一点紧绷起来。
精准。耐心。聪明。
明明锋芒全部隐藏起来,却不是披着羊皮的狼,而是隐藏利爪的狮子,不紧不慢地跟在猎物的身后。
瓦瑟尔轻轻抬起下颌,如果前面是引人入胜的开篇,那么现在事情就真正开始有趣起来了。
然而,赛道上不止有陆之洲一个人在算计在布局。
就在陆之洲控制节奏缓缓迫近的时候,后视镜里一道残影贴了上来——
周冠宇!
显然,周冠宇也不准备坐以待毙,哪怕是好朋友,在赛道上也是对手,他们都在追逐速度的极致。
此时可以看得出来,周冠宇也是一位善于进攻的车手,在连续弯角里精准切线,几乎不减速地通过,阿姆斯特朗已经被甩开差距;并且连续在弯心里带出比陆之洲更快的节奏,缩短和陆之洲的差距。
在驾驶方程式赛车的过程里,车手需要面临一个核心挑战,那就是应对车辆动态响应的两个极端:
转向过度;转向不足。
最理想的情况叫做中性转向,如臂使指、指哪打哪,方向盘转动三十度,车头就精准转动三十度。
然而,现实却往往难以做到,尤其是在高速飞驰、下压力巨大、每一秒都在搏杀的方程式赛车上,这几乎是不可能的状态,每辆车在不同弯角都有自己的脾气。
转向过度,那就是方向盘打了三十度,车头响应过头,转了四十五度,此时,车尾因为惯性原因开始滑动,车子进入弯道的时候,看起来线条贴弯,但稍稍处理不到位就可能彻底甩出去,如同狂风暴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