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训练生活

青训生活,正式开始了。

对于陆之洲来说,一切都是全新的,陌生的、新鲜的、充满挑战的,同时也是充满乐趣的。

赛车训练的第一课,并非直接坐进驾驶座里手握方向盘,而是从身体和头脑开始。

在坐进驾驶座之前,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完成。

青训学院没有硬性规定起床时间,全靠自觉——

哪怕是针对勒克莱尔、陆之洲这样全额赞助的学员也没有,他们只需要牢牢铭记一点:全额赞助不是永远的,随时可能改变,这就已经足够。

一般来说,陆之洲早晨六点半到六点四十五起床,以慢跑开启全新一天,围绕马拉内罗小跑一个小时。

八点前后,进入健身房,在专业教练的指导下开始体能训练,核心力量、平衡训练、颈部力量等等。

陆之洲的身高略高,并且还在持续生长,所以他需要做的第一步是调整身体的肌肉含量,尽可能在保持体重的同时,增加身体的力量、耐力、协调等等,这些需要配套饮食、训练、日常作息展开。

而且,重点在于坚持。

现在,陆之洲终于明白罗萨娜那一顿晚餐的珍贵了,一旦进入训练食谱,吃饭也就是“把食物塞进嘴巴里”的一项任务。

每一餐的食材、份量、搭配全部经过设计。

主食是牛排、鸡胸肉、鱼肉、还是意大利面,配餐是燕麦、藜麦、糙米、还是全麦面包,蔬菜搭配是西兰、菠菜、芦笋、还是胡萝卜,每个步骤每个细节全部都严格控制。

甚至就连一根香蕉、三颗鸡蛋、二十克杏仁这样的细节也不例外,完全没有传说中意大利式的散漫随性,更像是德国人的刻板严谨,令人怀疑这里是梅赛德斯奔驰青训的程度。

一日三餐之外,上午、下午、晚上各自分别有一次加餐。

全部由营养师严格根据陆之洲的情况专门设计,每天看着自己的餐盘,再看看勒克莱尔、周冠宇他们的餐盘,陆之洲有种“疯人院既视感”,就差饭后再来一个塑料杯装着红色蓝色的药丸了。

如果说饮食配置展现的是日常生活的缜密管理,那么其他课程安排则完美展现法拉利的专业底蕴。

上午,整整两个小时体能训练结束之后,休息调整十五分钟,陆之洲就进入理论课程——

和学校上课一样。

从空气动力学到旗语规则,从数据分析到比赛策略,应有尽有,不仅是入门课程而已,还有专业课程。

尽管入门课堂只有陆之洲一个人,法拉利青训学院的老师依旧尽职尽责,全方位为陆之洲科普一个专业世界。

毫无疑问,这是陆之洲最为感兴趣的部分。

以前,开车全靠自学、赛车全靠直觉,尽管家里有一位专业人士,但陆骋也是自学成才,不够专业也不够系统。

现在,陆之洲终于有机会系统性地整理自己的知识体系,不仅从原理层面理解,并且触类旁通地全面展开。

一般来说,车手和其他项目的运动员一样,他们倾向于实践,亲自上阵,没有人喜欢枯燥的理论学习,这是一群习惯于依靠身体去碰撞去接触去学习的人,大部分人对于课堂学习都没有什么好感。

现在,突然冒出来一个陆之洲。

“你说的这个下压力变化,是不是也会影响高速弯的入弯速度曲线?那为什么上节课讲的车高设定又能够抵消这部分影响呢?”

九十分钟的课堂,只讲完原计划的三分之一内容,你来我往的热烈讨论根本停不下来,老师大汗淋漓,午餐都错过了,最后还是蒙法蒂尼亲自出马,把这个可怜的家伙从“陆之洲的十万个为什么泥沼”里拯救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