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在全美收听下的调查局偷袭

埃德加·胡佛在芝加哥卧底大半年,大有收获。

他最大的收获就是,芝加哥有大秘密!

在“阿卡姆豪杰学院”兢兢业业学习以及教学大半年,他获得了爱尔兰帮的信任,也从中窥见了更多的秘密。

譬如他摸清的爱尔兰帮常用的几个私酒仓库位置。

然而,这只是胡佛困惑的开始。

譬如,他的手下确认某个位于城郊的仓库已被完全清空,并且他们设置了不间断的监视点,牢牢盯死了唯一的进出通道。

然而,几天后,他就发现,那个本该空无一物的仓库里,竟然又神奇地“出酒了”!

而他仍在监视的手下一无所获。

这种情况并非孤例,在属于芝加哥黑手党的几个关键仓库也时有发生。

这绝非人力所为!

胡佛脑子很灵活,当即考虑是否存在某些他尚未认知的、超出常理的力量在介入。

当纽约拆迁之战的消息传来,并伴随着守军获得神秘武器补给的情报时,胡佛敏锐地嗅到了熟悉的气息。

他立即指示在纽约的线人紧盯拆迁区,回报的结果印证了他的猜想:

那些守军的武器弹药,就如同芝加哥的私酒一样,总是出现在监视严密的区域,却无人知晓其来路。

这证明他追踪大半年的那条“神秘渠道”不仅限于芝加哥,并已经开始扩散!

他有种莫名的感觉,自己距离那条神秘的渠道那么近,却又那么远!

这让他很是抓狂!

制造了几次意外,从底层的小喽啰和中层的几个头目下手,一无所获。

胡佛就知道了,突破口只在那些老大身上。

在调查局再次让他上报调查结果时,他心一横,直接建议上面将聚集在芝加哥的黑手党新生代老大们一举擒获,以便他打开突破口。

恰好调查局总部也怀揣着不便公开言说的目的——争取更多预算。

咳咳,那可不是凭借拿下气势正盛、几乎已成为中东部犯罪象征的阿尔卡彭及其盟友,向国会证明其存在的价值,争取更多预算。

而是,想要借此机会和某些“识趣的”、懂得分寸的黑帮老大建立某种“合作关系”,从而间接插手利润丰厚的私酒生意,为总是捉襟见肘的调查局经费开辟一条隐秘的“财源”。

毕竟,到了这个时候,大家都看明白了,完全切断私酒流通如同天方夜谭,不如设法从中分一杯羹,用以支撑“正义事业”。

于是调查局总部和潜伏在芝加哥的胡佛一拍即合。

胡佛负责摸清阿尔卡彭及其盟友开会的地点。

而调查局总部,为了这次在卡彭地盘心脏地带进行的虎口拔牙式偷袭,进行了万无一失的周密部署。

他们调集了局里最精干、最可靠的特工,配备了当时最先进的武器装备,特别是引进了可以进行实时通讯的车载移动无线电台,以确保各突击小组、外围警戒小组和指挥中心之间能够顺畅协调。

整个计划环环相扣:利用情报确定黑帮大佬们聚会的准确时间和地点,组织快速突袭小队直扑目标,得手后立即由装甲车辆押送至郊外秘密机场,再用早已准备好的飞机将人犯直接转运至华盛顿或其他安全地点受审,整个流程力求迅雷不及掩耳,不给芝加哥黑帮任何反应和营救的时间。

并且,整个过程没有跟芝加哥的任何部门接触沟通,以免泄露信息。

——只出了一个小小的纰漏。

负责通讯保障的技术人员对于最新的车载无线电台应用不熟练,在行动前夕,误将行动通讯的主频率,调整到了一个与自由之音备用频率极为接近的波段。

于是,当偷袭正式开始,调查局特工们的通讯对话,轻而易举地被芝加哥都会区的普通家庭收音机所接收。

大多数听到这段奇怪“广播”的市民,都以为是某个电台正在播放的什么广播剧,还抱怨“没头没尾的,好无聊”,随手调换了频道。

罗根刚好在报社听到,当一串夹杂着专业术语、地点代号的通讯传入他耳中时,他的杀手本能立刻被触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