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到彻底剪除了熊午良余党,大王大可以在十年之后,宣布熊午良为叛逆,將那个乱臣贼子钉在歷史的耻辱柱上……但现在正是关键时刻,还是谨慎为上。”
羋横虽然很不愿意,但还是得承认昭雎是对的。
熊午良,在广大楚人的心目中,无疑是大楚的英雄。
在曲阳侯的庇护下,楚国由衰转强;在曲阳侯的摄政统治下,大楚达到了极盛,平民过上了吃饱穿暖的好日子。
“计將安出?”羋横虚心求教……
当天下午,羋横在大殿上召集了慌乱的群臣,向群臣宣布了一个十分沉痛的消息——曲阳侯熊午良在横扫陇西之后,遭到宵小刺杀,已经不幸去世。
羋横下令——以国葬之礼,下葬熊午良的衣冠冢。
同时,羋横义正言辞地吼叫著:“曲阳侯於国有大功,竟然死於刺客之手……寡人痛不欲生啊!”
“根据寡人所知——是曲阳侯的封地里有宵小之辈,向敌国透露了曲阳侯的行踪消息!”
“如此行径,令人髮指!”
“寡人定要为王弟曲阳侯復仇!杀了那些吃里扒外的混帐!”
曲阳侯死了!
这个消息迅速传遍了郢都的大街小巷……国人大哀。
平民们自发地掛起了白幡,大街小巷,一片哀伤。
就连歷代楚王逝世,恐怕也没有这样的阵仗。
甚至有官员上书:请以楚王之礼安葬曲阳侯。
羋横站在王宫的最高处,望著全城的縞素,脸色阴沉得要滴出水来:“如此民望……真是恐怖啊。”
昭雎脸色严肃:“大王,现在正是关键的时候。”
“这些愚蠢的平民遥祭熊贼,就任他们去。”
“杀了羋良小儿之后,再慢慢一一清算,也为时不晚。”
羋横点了点头,脸色仍然阴鷙。
……
当天晚上,羋横再次召集將信將疑的群臣,在令尹昭雎的协助下,发布了一系列新的命令——
第一,以『彻查曲阳侯遇刺死因』为名,查封曲阳侯府。郢都城中一切曲阳侯的党羽,都要拘禁起来,接受令尹的调查。
第二,宣布熊午良的『推恩令』仍然有效。曲阳侯摄政时期封的那些贵族爵位,也同样有效。
第三,迅速匯集周边的楚军,並徵发新的军队——合计调配二十万楚军,以『为熊午良復仇、彻查內奸』的名义,开拔熊午良的四县封地。这支军队由老令尹昭雎亲自统帅。
总之,城中的消息太多,就连熊午良的嫡系臣子们,也不知各路信息究竟是真是假。
再加上六国的密探暗中煽动、刺杀忠於熊午良的臣子。
郢都司寇令、弘氏族长弘阳便遇刺於府中,死状极惨……官方的说法是弘阳涉嫌对敌国泄露曲阳侯的行踪,以致曲阳侯被害,如今被拘押於大狱之中,正在紧锣密鼓地审讯。
接替弘阳职位的,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外邦人士,据说是昭雎『慧眼』识出的人才。
战国之世,人才出入外邦为官,不算什么稀奇事——譬如秦国的商鞅、魏冉,都不是秦人;燕国的名臣乐毅、剧辛,也都是外邦人士,楚国也曾任用过魏国人吴起总揽国政。
因此,这一通人事变动並未掀起什么大的波浪。
经歷了一番换血之后的城卫军(百夫长以上的军官皆被昭雎替换),包围了位於郢都的曲阳侯府……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