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清朝和明朝,这方面都是有些先例的,只是职务不行。

对于这点,阮元也不是没有办法,他表示可以开设学堂。

“如此一来,费就更多了。”

“那广州各路行商,往来商人,倒是可以让他们认捐,皇上那里自有公论。”

说起来,阮元是江苏人,还是扬州人,见识过扬州盐商,像是广州行商这种同类,他自然也是知道怎么对付的。

“认捐之处,又当如何?”

“本督在浙江时,就曾要商人捐纳,用于水灾。此事在广州,倒也不难。”

而且阮元心里有数,潘家肯定会掏钱的,就是他们家现在只有潘有度一系还在行商,已经走起来了官商结合的路,但对于广州一地,若是有事,潘家定会出面。

至于和洋人不清不楚的伍秉鉴,到时候也有的是办法来对付他。

这些事情,也不用索洛维约夫操心。

阮元有的是办法,他对于地方百姓,只要不造反,反而还宽容些。

但是对于奸商,他就不太客气。

至于他把方法说给索洛维约夫听以后,索洛维约夫也不免大笑。

“将军这是何故?”

“制台果然好手段,若是我祖父生在天朝经商,就是万贯家财,怕是也要献于朝廷了,还不用遭牢狱之灾。”

俄国人对这方面不太忌讳,普希金可说过他祖上是包税人和大公奴仆出身,索洛维约夫家里也就是个走私贩子,世代奸商,说出来倒也无所谓。

阮元听了原委,也是大笑。

“不想将军家里,也是商民出身。”

“不过比起皇商来,还逊色的很。制台若是如此,想必督办海防,整顿水师一事,也不会短缺银两。”

虽说索洛维约夫还想要帮清朝搞一下规范化货币,不过他搞经济那是副业,因此也不会过多参与。

这个以后等到清朝自己想到要搞海关的时候再说吧,他也不可能到哪里都是保姆局。

而阮元的手段,对付内部还是有些用处的。

更何况伍秉鉴担保的洋人,走私鸦片被查获,到时候罚款就在那里摆着的。

有把柄在手里,那还不是随意拿捏呢?

至于虎门这里要形成的防御体系,其实索洛维约夫也不光是要搞现在这些玩意儿。

他还准备前面放水雷,甚至要是可以的话,1840年的先行版鱼雷,都要给带英安排上。

回去攀科技树,俄国自己也能用上,以后军火大单,也少不了这边的。

而英国人此时,对于清朝加强海岸炮台的做法,还一无所知。

如果不是随行军官,比斯特罗姆是近卫军的将军,大概索洛维约夫还要给阮元这里留下个顾问。

不过以后俄国来到清朝担任教习的官员,也少不了会在广州这里活动。

到时候英国人也就知道了,清朝这版会雇佣俄国和法国的军事教官,强化自身的军队。

说起来,虽然索洛维约夫和拿破仑的血缘关系,体现在波琳娜给他生的孩子,还有波琳娜的儿子让他女儿未婚先孕,然后结婚但两人考虑问题的方式,还是比较接近的。

拿破仑也认为,如果中国皇帝愿意加强军备,请来欧洲教官,以清军之前翻越青藏高原表现出来的机动力,这也是一支有战斗力的精锐部队。

索洛维约夫虽然看到了实际情况,清军确实在走下坡路,不过在东亚地区虐菜还是很有把握的。

如果有顾问,加强军队训练,再辅助以爱尔兰夷丁和编入八旗的哥萨克,那也是一支战斗力很强的军队。

英国人要是敢来,到时候也够喝一壶的。

索洛维约夫也总算把虎门炮台这边的部署,都给走了一遍。

接下来还要回到广州,四方炮台也要加强,除此以外,还要控制住交通要道。

在广州,索洛维约夫也见到了些奇怪的玩意儿,比如说在南方清军当中大规模装备的抬枪。

索洛维约夫在天津的时候,也没见到八旗精锐里有多少用这个玩意儿的。

但是对于绿营来说,可以说是一种有效的中近距离支援火器了。

甚至要是装上铁砂,当个喷子用,近距离对于敌人的杀伤力也不小。

索洛维约夫看到这玩意儿,也想到了山地作战的时候,总是需要有些辅助武器。

像是大色魔萨克斯大元帅得病的时候,有个奇妙构思。

但那玩意儿,显然不像是带清的抬枪这样,几个步兵扛着就能机动,如有必要甚至可以拆分。

要是发展好了,大概清军到了本世纪末,能够用上后膛装填,威力巨大的抬枪。

工艺不够,那就只能当个步兵伴随火力用。

要是工艺足够,就这个长度,劲儿够大,都能当反坦克枪了。

索洛维约夫看到了,也想要进行改进,因此从清军这边购入了两挺。

没准以后在高加索和巴尔干的作战当中,这玩意儿还能够派上用场。

而且线列步兵就是到了鸦片战争期间,还是主要的交战方式,只不过也到了这种作战方式的末期罢了。

在战斗中,抬枪还是能够起到一些作用的,甚至于其在复杂地形上的机动力更好,比起来英国人的小炮可能更有些优势。

根据一路上所经地方看到的地形地貌,索洛维约夫回去的路上,怕是没有多少时间和妻妾亲热,逗孩子的时间也会比较少。

他还要考虑到清朝沿海地区的情况,在昭梿等人回国的时候,给他们提供一份咨询建议,如何来强化清朝的海防。(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