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7章 想要包庇老丈人的幕府将军
日本令制国算下来六十六国,在狭长日本列岛上,各道之见仿照唐制,但是看起来也有些混乱。
他等了一阵以后,还是等来了松平定信。
因为他本人是从白河藩临时被召来的,并没有实际职务,如今作为中间传话人倒也合适。
七位老中还是请他和清国王爷、露国的伯爵来进行沟通,算是非正式的谈判。
“您在这里,还住的惯吧?”
“我十八岁的时候,就跟随恩师远征意大利,打了十几年仗,也有露宿野外的时候。这样的屋敷,倒也还不错。”
“不想阁下很快就学会了日语,真是进步迅速。”
只是口音有些怪,一股子大阪商贩口音,倒是符合他家的奸商出身。
“从旁学习,自然也是进步迅速,要不然松平殿来找我,还要笔谈,倒也麻烦。”
“确实如此,不过阁下之意如何?”
“不知松平殿所言何事?”
“于萨摩藩之事,幕府正在讨论,我代表将军大人和七位老中前来,就是要问一下,清国与露国,都是如何安排。”
“王爷未曾和将军说明么?”
“礼亲王不过是提到琉球一事,还有要惩办肇事者萨摩藩。”
索洛维约夫都能想到,天朝上国和一个小小萨摩站在同等的位次上,要是隐秘的倒还好,如今被抓包了,自然也是大事。
对于天朝上国来说,这也算是面子问题。
而索洛维约夫求的,也不过是通商。
但幕府还是将来投资个外藩,他是没有想好的。
外藩这边,将来掀桌子以后,也难于获得什么利益。
索洛维约夫虽是奸商,但是也更愿意在幕府投资。
如果幕府能够保持稳定,也就不需要大动干戈。
这样下来,他的想法倒是削弱外藩。
“不知幕府于犯错的诸藩之中,都有哪些手段?”
“谨慎、改易、减封、切腹、隐居.”
这么大个藩主,也没有斩首的道理。
至于切腹的时候,其实也就是拿个扇子出来。
大藩很少被这样处置,此时减封怎么看都是最合适的那个办法。
“若是以我所见,总是要处分萨摩藩,不过是将军大人和各殿之间的评议,最后才有决断。”
“阁下倒是了解幕府体制,老夫也是大感意外。”
“总是要仔细研究,事情总是要推给幕府的。至于通商一事,不知可否开放箱馆与大阪?”
“这是幕府体制,二十五年前,也是老朽与贵国使者商议,通商在长崎则可,在箱馆则不必,这是幕府法度,还望阁下谅解。”
“若是如此,倒也无妨。我在清国拜见皇帝陛下时,也不过是两国边境极为漫长,特在北方加增一口岸,在南方加开广州口岸,如此通商。幕府既然只允许在长崎通商,倒也无妨,荷兰与我国乃姻亲之国,我国公主殿下出嫁时,还是我去送亲。”
叶卡捷琳娜嫁到法国去,也是他送亲。
在某些方面,他也可以算是专业团队了。
“既然如此,姻亲之处,阁下倒也可以行个方便。”
“我也知将军大人必然有为难之处,不如松平殿回去传话,把我刚才的议论传达给将军大人。”
松平定信也是点头,他把消息传回来以后,幕府这边也有些吃惊。
对方既然已经提出来了减封,但又要考虑到此时大隅国的情况,过去检地时是17万石,加上瞒报之处应该有20万石。
如果全部减封,似乎又过于严重。
于是德川家齐这边,又开始继续商议。
老中们倒是内部开始讨论,应该减封多少。
有人主张减封半个大隅的知行,有的还想要削去一国,只给岛津保留萨摩的60万石高。
这个惩罚,已经比较轻了。
像是上杉家那样,每一次都给减封一大堆,最后剩不了多少的。
而西南各藩,情况就要好得多。
他们这边的地,不像是日本的北陆和东北地区,经常被大雪困扰。
相对而言,温暖而且可以连续栽培,一年可以多收。
只不过,萨摩藩对于领民,就有些不当人了。
他们这里搞黑,却不怎么种粮,导致本藩的粮食供给极差。
比琉球强一点的是,琉球那边没有番薯的时候,吃苏铁种子会死人的。
而萨摩这边,此时也就是地狱一般的生活,倒还能活着,这算是谢天谢地。
要是索洛维约夫知道的更详细,大概会选择直接把萨摩给拆迁了。
但现在不能这样,他也没有时间,要拆迁了萨摩,起码要带两三万军队过来强拆。
主要原因是,幕府一旦凑起来旗本和各藩杂兵,数量还是很大的,一时间不好解决。
就萨摩这些虫豸,也就是幕府体制,以及各国都距离他们鞭长莫及,最后也没有把他们怎么样。
以后居然混的还很好,有时候就是没有天理了。
而幕府最终给出决议的时候,也是派出土井利厚到屋敷来宣布幕府最终的决定。
给萨摩藩的减封是大隅10万石,此外岛津重豪作为隐居的前藩主,负有责任,禁闭半年。
除此以外,就是幕府同意俄国来到长崎通商,也规定了这是日本唯一的对外口岸。
索洛维约夫听到这个,倒也没有什么意见。
另外,就是幕府将军,在这之后,要在本丸会见清国亲王。
双方还要扯皮的,就是礼仪问题。
最后的结果,就是幕府将军和清国亲王平级,登城会见的时候互相行平常礼节就可。
而索洛维约夫这边,登城以后要行鞠躬礼。
这倒也没什么,他就是想把事情办成,而且按照日本这边的礼节,确实也都要分开接见。
事情大概也差不多,最后也就是幕府这边还要使者登城,在本丸宴请,使者离开,这事情也就算结束了。(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