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管事周康,已在此静候多时。

此人名义上是商会的採买管事,实则是陆临川藉助兴虞商会遍布各地的商队网络,悄然构建起来的信息传递体系的核心负责人之一。

需要强调的是,这所谓的“情报网”,並非话本传奇中那种无所不能、专事刺探军国机密的神秘特务机构。

其核心功能更偏向於利用商会商队南来北往、消息灵通、与三教九流打交道多的天然优势,建立一个比官方驛站系统更快速、更灵活、覆盖面更广的信息传递与民间信息收集渠道。

各地分会、重要商铺、合作商號皆为节点,主要负责收集当地市井流言、物价波动、民情动向、地方官员风评等公开或半公开的信息,通过自家商队以最高效率传递迴京,加以匯总分析。

这本质上是一种商业信息网络与民间信息渠道的延伸与整合,目的在於最大限度地打破古代因交通与通信技术落后而导致的信息滯后与闭塞,为陆临川的决策提供更多维、更及时的参考,並无越权刺探核心机密之职能。

“周管事,辛苦了。可是陕西那边,有新的消息传回?”清荷示意他坐下回话,亲自给他倒了杯热茶。

周管事躬身谢坐,双手接过茶杯,並未饮用,而是从怀中取出一封用火漆密封的窄小纸卷,低声道:“两位姑娘,这是咱们在陕西的伙计,冒险从延安府一带传回的最新消息。与朝廷官报和市面上流传的说法,颇有出入。”

朝廷的邸报和主流传言,多集中於强调叛军如何桀驁不驯,如何负隅顽抗,攻城略地,以及官军如何奋勇进剿。

而周管事带来的消息,则更多描绘了战乱之下,普通黎民百姓的真实惨状。

南下“平叛”的边军,军纪极其败坏,沿途索要粮餉,骚扰地方,劫掠百姓財物,乃至欺辱妇女,其行径与土匪流寇无异,引得民怨沸腾。

加之陕北等地连年大旱,蝗灾频仍,朝廷賑济不力,地方官府催科逼税却依旧严苛,许多地方已是饿殍遍野,村落十室九空,易子而食的惨剧绝非虚言。

清荷与红綃仔细听著周管事的低声稟报,秀眉越蹙越紧。

她们虽然早已脱离市井,如今安享富贵,但曾经底层生活的艰辛与无奈,仍深深刻在记忆里。

听到陕西百姓处於如此水深火热、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绝境,心中不禁惻然。

清荷收起那封密函,语气沉重:“此事我们知晓了,周管事,你们做得很好。”

“继续留意陕西动向,有任何新的消息,务必设法第一时间传回。”

关注陕西局势,是陆临川给她们下达的一项长期命令,目的是为以后出征做准备。

周管事领命,恭敬地行礼后悄无声息地退下。

室內只剩下她们二人。

红綃走到窗边,重重地嘆了口气,明媚的脸上笼罩著一层阴霾:“这世道……打来打去,边军不像边军,官匪难分,陕西的乱局,何时才是个头?”

“只盼朝廷能早日想出治本的法子,真真正正地平定叛乱,让那里的百姓能喘口气,有条活路。”

清荷没有起身,轻声道:“会有那一天的,夫君他,在朝堂上呕心沥血,在军营中厉兵秣马,不正是为了这个目標在努力么?”

“我们快把这消息送回去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