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此这一次,李艾国也打算招收三百个工人加入进来。

这一次要求,最少是一级工,在八號车间內,一点点的培养起来。

上次李艾国虽然挖人了,但效果不能说太好,也不能说太差。

已经有二十几个七级和八级工,正在前来轧钢厂的路上。

因此再招收一群初级技术工人,给高级技工们打一打下手,也可以加快整个车间的產能和效率。

今天是光线的日子,可与此同时,两个消息,也风一样的传开了。

首先一个是,轧钢厂下阶段,会开放两千个工作岗位。

其中会有一千个名额,是直接面向社会招收。

想要加入轧钢厂,只需要完成考核和面试即可。

当然,最低学歷初中,优先招收非职工家庭的年轻人。

同时轧钢厂也会有一批工人,还有设备,被转移到其他工厂。

包括李艾国在內的所有厂领导,都有直接推荐的名额。

这也算是一种隱形的福利。

就好像李艾国,就有五个名额,这五个名额是不需要考核,可以直接入厂的那种。

哪怕你是农村户口都可以直接入厂,並获得城市户口。

不过李艾国的名额也是最多的,因为整个轧钢厂,就二十个名额,李艾国一个人就占了十分之一。

杨厂长和李副厂长一个人也就三个名额。

剩下的才是厂里其他领导,另外就是周海超和赵飞两个中级工程师,也各有一个名额。

可见这些名额的珍贵。

要知道,这样的工作名额,拿出去卖的话,一个最少六百块钱。

用这个时候的话来说,工人的工作,那可是铁饭碗。

工人的名额十分的珍贵。

其他的一千个名额,则是由各地的街道办推荐。

如果是有技术的,那自然是最好的。

轧钢厂,已经很久没有对外招工了,更何况,还是一次性招收两千人如此规模,也是首次。

之前轧钢厂从几千人发展到万人,那都是一点点发展起来的。

也因此,招工的文件,也发给了附近的几个街道。

到时候,街道办会筛查当地居民,有符合要求的,就开具介绍信,前往应聘。

街道办介绍的这些人,不需要参加考核,可以直接面试通过。

一般来说,就是走一个过场。

就比如说交道口的街道办,就有四百个名额,轧钢厂附近的其他两个街道办,也各有三百个名额。

没有被推荐上的,並不是没有机会,还有面前社会招收的一千个名额。

不过在这个时期,工厂招工的话,一般都是应聘者云集。

初中毕业,现在太多无业青年,都是初中毕业,因为高中毕业,都会给安排工作。

所以初中毕业,没有工作的,真的是一大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