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6章 大义觉迷录(3/4求订阅)

记忆碎片展开。

湘省乡间茅屋內,油灯昏黄。

曾静手指颤抖地抚过吕留良手抄本的《四书讲义》,批註中“华夷之辨“四字如烙铁灼眼。

曾静浑身剧震,如同被那雷霆劈中,猛地合上手中的书册。

动作太急太快,带起的风让油灯火苗疯狂摇曳,险些熄灭。

合拢的书页边缘,一滴饱满的墨汁被震得飞溅而出,不偏不倚,正落在桌角那本翻开的黄历上。

雍正某年的字样被墨点砸中,墨跡迅速晕染开。

心口那团火烧得更旺了,灼热滚烫,烧得他坐立难安。

他猛地站起,在狭小的茅屋里踱步,影子在四壁乱撞。

雨水拍打窗欞的声音,此刻听来,竟像是无数金戈铁马在吶喊衝杀。

“张熙!”

他声音嘶哑地喊,带著一种近平癲狂的决绝。

守在外间的弟子张熙立刻掀帘进来,年轻的脸庞在灯影下绷得紧紧的:

“先生?”

“收拾囊!”曾静猛地转身,双眼在昏暗中亮得骇,“即刻启程,去寻吕家后人,他们—他们必不负汉家衣冠!”

张熙心头一凛,看著先生眼中那簇近乎燃烧的火焰,一股莫名的悲壮涌上心头。

他重重抱拳:“弟子遵命!”

时间在焦灼与隱秘的期望中流淌。

当张熙风尘僕僕归来,带回的消息让曾静枯稿的脸上罕见地浮起一层激动的红晕。

吕家后人竞是岳飞血脉。

更妙的是,在那玄之又玄的领域里,对方似平也隱约察觉曾静与其弟子同是“行者”,且理念相合,言语间便多了几分推心置腹。

对方並未详述“天闕楼”的底细,只含糊提到,若曾静在灵境中遇险,或可尝试向那位手握重兵的川陕总督岳钟琪求援。

“岳钟琪——”

曾静喃喃念著这个名字,浑浊的眼珠里燃起炽热的光。

一个手握重兵的封疆大吏,还是岳家血脉,又得吕家的背书—

这层层光环叠加,在他那被“华夷之辨”烧得滚烫的脑子里,迅速勾勒出一幅完美的“自己人”画像。

一个关乎神州未来的计划,在他心中轰然成型,再无一丝疑虑。

彼时,严鸿逵来访,三人围坐。

劣质的粗瓷茶碗里,茶水浑浊,倒映著茅屋顶上横七竖八的梁椽。

曾静激动地低声谈论著吕留良的理念,严鸿逵只是沉默地听著,偶尔以茶代酒,与曾静、张熙碰碗。

茶碗相撞的轻响,在沉闷的空气里显得格外清晰。

谁也没看见,那浑浊的茶汤里,倒映出是血色之路。

张熙出发前夜,油灯如豆。

曾静枯坐在桌前,铺开那份墨跡淋漓的《討清檄文》。

最后的空白处,他猛地咬破食指,殷红的血珠迅速渗出。

他运指如刀,带著一股玉石俱焚的狠劲,在末尾狠狠写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玄幻魔法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