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发觉郑飞光的靠近。

郑飞光摇了摇头,轻手轻脚的把午餐放在一边的茶几上,退了出去。

晚上八点,周瑶结束了一天的工作,路过阅读室的时候。

发现今天的午餐依然没动。

她无奈的嘆了口气,转身去休息室泡了一杯热咖啡。

连同小保温箱內的点心一併放在杨辰的手边。

“先吃点东西吧。”

周瑶轻声提醒。

“资料又不会长腿跑了。”

杨辰这才如梦初醒,看了看时间,不好意思的对著周瑶笑了笑。

自此以后,周瑶和郑飞光达成了无声的约定。

早餐由最早到的郑飞光负责,午餐两人轮流带。

晚餐则由比较晚走的周瑶准备。

他们从不多说什么,只是確保食物总是准时出现在杨辰触手可及的地方。

有时是一份热气腾腾的盖饭,有时是几块补充能量的巧克力。

偶尔还会附上一张写著记得休息的便利贴。

而杨辰则在闭关后把所有的心思放在了等离子护盾的资料上。

靠著团队內其他两个小伙伴心照不宣默契的照顾。

杨辰进入了一种比之前几次学习知识还要专注的状態。

隨著研究的深入,杨辰逐渐摸清楚了等离子护盾技术的工作原理。

当初在查询这款技术的时候,在档案中看到了它的测试表现。

也知道等离子护盾技术现在只是名为护盾。

但当了解这项技术的工作原理后,他发现这实际上更像一个精密的电磁过滤器。

通过特殊的方式產生的等离子体,能够像筛子一样筛选电磁波,从而达到抵御emp的效果。

研究过程中,杨辰在笔记本中的某一页列出了一张对比表格。

左边是杨辰摸清楚的等离子护盾技术的实际功能。

右边的则是他想像中的护盾技术拥有的效果。

两者之间用红笔標註的差距足足有七八项。

其中最醒目的是无法防御物理攻击这一条。

儘管如此。

研究等离子护盾技术带来的收穫还是让脉衝护盾发生器的进度条往前攀升。

看著脑海中的系统兑换界面里增长的进度条。

杨辰揉了揉有些发酸的眼睛,他此刻觉得距离目標又近了一步。

等他將国防科技大学提供的等离子护盾技术资料完全消化后。

笔记本上已经记满了密密麻麻的推导公式和原理分析。

杨辰反覆核对了所有关键参数,甚至重新验证了几处复杂的技术模型。

但系统界面的进度条却像被冻住似的。

始终停留在38%的位置。

再没有一丝进展。

这个现象让杨辰陷入沉思。

更让他感到棘手的是,当他尝试根据现有的理论推导下一步的时候。

发现很多关键环节完全超出了当前的科技框架。

那些未解的难题就像一堵无形的墙,单靠学习现有的资料根本无法突破。

这还是杨辰拥有系统,能够知道难点出在哪。

不像离子推进器那样完全是另一个领域的问题,需要有人指点。

也不像是三鈦合金这种不怎么需要大量知识的配方蓝图,需要自己实地结合修改配方重现三鈦合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科幻灵异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