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向水此时恨不得找个地洞钻进去,太丟人了!

他们家没一个有编织天赋的,只有三媳妇还行,一天能编七八个。

但也是在学了3天之后才上点手的,其他人,包括他,一言难尽,说句不好听的话,都是猪都不为过。

李向水发誓回去一定要好好练,太丟人了,连人家零头都没有。

等到所有人换完之后,李锦秋让大家帮忙把竹篮搬到车上去。

全部搞定之后,大家都回去了,李锦秋也准备去睡觉了。

谁知这时大队长突然冒出来说:“我说老三,我的还没收呢,就急著走啊。”

“大爷,我还以为你不来了呢。”

“呵呵,无本买卖傻子才不干呢,给我统计一下。”

“大爷,你直接说多少就成,你我还不信吗?”

“成啊,算你小子识相,呵呵。”

“一共236个。”

“我去,大爷,原来你才是隱藏的大佬啊。”

“什么大佬?”

“咱大队最多的是李老实家,编了224个,你比他们家多12个,你说你是不是隱藏的最深?”

“嘿嘿,大爷我打小就学会这玩意了,老婆子也不慢。”

“一共472斤,你怎么运回去?”

“不急,向党他们一会就来了。”

“小秋,你跟我说实话,这个到底保险不?”

“保险!放心吧!”

“那行,你这样说我就放心了。”

“虽说帮助社员们是好事,但也要注意安全不是?”

“知道了,大爷,大家別瞎传就是。”

“我回头嘱咐他们一下。”

“大爷,你老有亲人缺粮的,也去通知一下,我全收,已经过去7天了,时间紧张。”

“你...我会通知的。”大队长眼睛湿润,刚才差点想哭,他一张老脸真不好意思主动说。

没想到李锦秋考虑的周到,居然主动提了,小秋这孩子真好!

看著大队长和向党叔他们远去的身影,李锦秋心道:

穷苦的60年代,我来,我付出,既然老天赋予我系统,那么我就应该做力所能及的事,让这个时代的人民少受点苦难。

他们一生为了国家,默默付出,到老了也没享受到多少好处,养老金每个月也只有区区百元多而已。

他们是新华夏最伟大的农民,从三年自然灾害到人道洪流的10年,一直饱受苦难,但从不抱怨,默默付出,辛勤种地,养活城市。

一生女儿眾多,响应国家號召,多生子女,就意味著多受苦难,拉扯大四五个,七八个孩子真的很不容易。

“三哥,你还站在这干嘛?不睡吗?”小弟的声音打断了李锦秋的思绪。

“睡,这就去睡。”

......

早上,李锦秋来到採购科,和周师傅眼神交流了一下,就开车出去,周师傅会意,也开上卡车跟上去。

二人开车来到一处偏僻地。

“周师傅,你把竹篮拉到这里了?”李锦秋指著一处陡坡下乾枯的灌木丛。

“是的,放车里引人注意,所以我就找了个地方,暂时放起来了。”

“给你点个讚!”

两人忙碌一会把竹篮装上车。

“周师傅,多少个?”

“121个。”

“不少啊!”

“一共可以换242斤。”

“你晚上来我家把粮食拉回去,回去之后不要惊动你邻居。”

“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