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系统出现
要知道现在可是1960年啊,自然灾害最严重三年的一年,这时全国基本全国大干旱,粮食大减產,还要上交公粮,农民基本上所剩无几,都是吃糠咽菜,挖野菜,吃树根,啃树皮。
最后野菜树皮都没得啃了,很多人拖家带口的去要饭。
很多家庭都饿死了人,有人估算大概在1700万-3600万,但具体数字谁又知道呢。
而且当时还缺水,很多人地区长达300-400天都缺少雨水。特別是鲁,豫,冀,晋,內蒙,陕甘等省份。
如今李锦秋的家就在豫省洛阳鸞川县李家村生產大队,这里靠近秦岭。
当初如果不是靠著进秦岭打野物估计他们村饿死的也不少。
还好秦岭里面的野物比较多,当时管的比较松,也没有什么严格的动物保护法等,大家饿极了谁还管那个啊,只要是活物就通通吃了。
李锦秋白天拿的猎枪就是老爸的,老爸也不时的进山打猎,可惜如今猎物都学聪明了,大都进秦岭到深处了,外围很少有猎物了。
李锦秋如今有了系统,有了安身立命的保障,再也不担心挨饿了,所以就很快进入梦乡了。
早上,李锦秋正睡的香,突然感到鼻子痒痒的,睁开眼一看,原来是小妹正用她的小辫子在他鼻子上挠痒呢。
“好啊,你个小丫头居然敢打扰我睡觉。”
“三哥懒猪猪,太阳都晒屁股了。”小妹跳著跑开,还不忘说他。
確实太阳都已经照进来了,外面太阳火辣的很,烈日当空,真是一点下雨的跡象都没有啊。
“你吃饭了吗?”
“吃过了,妈妈蒸的红薯。”
李锦秋来到厨房,看著锅里剩著两个红薯,瘦巴巴的。
他拿起来张嘴就吃完一个,突然看见小丫头定定的看著他手里的红薯。
李锦秋突然意识到,小妹肯定没怎么吃,於是把红薯掰了一半给她。
“吃。”
“三哥,我不饿,我小,吃不了多少的,我早上吃的饱饱的。”
“开什么玩笑,这年头有几个能吃饱的。”
看著5岁的小妹这么小就这么懂事,李锦秋心疼不已,搁后世那都是家里的宝,衣服都不会穿的,还要父母穿呢。
那很多小孩蔬菜都不吃,只吃肉,如果吃现在的粗粮估计吃一口就会拉的嗓子疼就哭了,再也不会吃了。
“三哥不饿,吃吧,你不吃三哥以后不带你玩了。”
小妹一听急了,立马接过来三两口就吃完了,完后还舔了舔手指头。
“中午我们吃大白面馒头。”
“三哥骗人,哪有白面。”小丫头不相信。
“你就等著吧。”
“小年去哪里了?”
“五哥和四姐打猪草去了。”
幸好李家村大队挨著秦岭,不然现在这年头上哪打猪草啊,树皮都快啃没了。
“走,跟三哥去奶奶家。”
“好啊!”
李锦年爷爷叫李修平,奶奶叫王淑珍,都是60岁。
爷爷的辈分在李家村生產大队属於最高的,和大队长李修阳一个辈分。
爷爷从小跟著满清秀才当过书童,学识见地都比一般人高。
爷爷膝下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李锦秋老爸排行第二。
大伯李仁和大伯母黄大妮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
三叔李礼和三婶杨荷有一个儿子两个女儿。
小姑李德容嫁给城里的教师苏卫民,有一儿一女。
自己老爸李义今年40岁,母亲刘春兰40岁。
大哥李锦春21岁,嫂子王秀英和奶奶一个村的,今年20岁,小侄子李佑华今年3岁。
二姐李锦夏20岁,嫁给了隔壁大队的老赵家-赵大民。
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儿赵大丫,赵二丫。
接下来就是18岁的李锦秋,12岁的四妹李锦冬,8岁的五弟李锦年和5岁的小妹李锦画。
李锦秋父亲兄弟三人,李锦秋在兄弟之中排行老三,大哥排行老二,小弟排行老六,大伯大儿子李锦棋排行老大,小儿子李锦书排行老四,三叔大儿子李锦松排行老五,他们一共兄弟6人。
大伯大女儿李锦琴是兄弟姐妹们中最大的,已经嫁人,李锦秋二姐李锦夏排行第二,李锦秋四妹排行第三,三叔大女儿李锦竹排行第四,小女儿李锦梅排行第五,李锦秋小妹排行老六,得,家里俩老六。
...
还没来到奶奶家,就听到一声哭泣,声音撕心裂肺,李锦秋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就朝那边走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