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在当下的审计环境下相对比较稳健。由于这些资金是公司正大光明赚取的收入,只是当下没有将其全部记进收入账而已,因此审计师也不会多问,一般也并不会过于深究。

事实上,这种递延收入的手段,一度成为九十年代那些需要“广积粮草备荒年”的上市企业的主要盈余操控手段,一直到九十年代末期,微软因为涉嫌垄断遭到详细调查,同时又因为他们的未确认收入(季度)实在是太夸张,这才引起了业内的警惕,甚至促使各国的注会协会发布了新的立场公告,这种将贸易暴利挪至后期的手段才被判定为违规;甚至千禧年安然公司那次臭名昭著的会计欺骗,本质上就是因为采取了这种手段。

至于“平滑利润”,其实细分下来有很多种操作方法,

不过当下的主流手法主要是“利用准备金平滑利润”和“以对金融衍生品进行不当会计核算来平滑利润”这两种。只不过利用准备金平滑利润乃是重罪;而大华公司是央企,目前的业务范围里没有金融这一块,因此“以对金融衍生品进行不当会计核算来平滑利润”这一手段,就不详细解释了……不过看名字也知道这一手段大抵是怎么操作的,如果你自己就是股民,瞅一瞅你目之所及处,又或者复盘一下08年的那次次贷危机,说不定也能发现一些很清楚的表征。

至于小老头最后补充的那个“把当期销售收入挪至后期入账”……

手段实在是太粗糙不说,由于需要跟你的主要业务客户通过口头承诺来打配合,中间的变数和风险太高,即便没有审计师来查你,你也很有可能因为中间的小插曲功亏一篑,所以在此也略过不谈。

(这次总归不会有人说我水了吧?)

……………………

穆丽雅迎着小老头那略有些调侃的目光,一边极速思索着这货为什么忽然表露出这么一副不太符合社交礼仪的态度,是不是中间有些不为自己所知的变数;一边却是优雅无比地拿起茶杯来轻轻抿了一口。

放下茶杯后,穆大小姐脸上的笑容不变,却是轻轻摇了摇头:“井上社长,都不是。”

说着,微微歪头看了看一旁始终规规矩矩坐着的铃木次健,发现从他脸上看不出任何有用的信息后,这才樱唇轻启:“井上社长、铃木常务,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考虑,通过大量提取并购准备金的形式来进行盈余操控,然后有效规避短期内获取巨额的利润对于贵公司股价造成的冲击?”

小老头和铃木次健对视一眼,语气里一下子多了些意外和复杂:“大量提取并购准备金?”

穆大小姐轻轻点了点头:“没错,大量提取并购准备金,在【完成并购交易前的残期缩小收入】,然后并购失败,在后期将其转回为利润。”

小老头听到“完成并购交易前的残期”这几个字时,眼底闪过一丝精芒。

其实通过大量提取并购准备金的形式来进行盈余操控,在当下也并不能算作是很新的手段,自打岛国进入完全泡沫期后,一些企业,尤其是岛国那些有着“第二副业”的实体上市企业,也没少用这一招。

毕竟你要知道,在完全开放的资本市场里,实体企业要想发展壮大,并购乃是最常见的手段……当然,有价值和潜力的并购对象,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好找就对了。

但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并购这一行为,本身就会为投资者带来一些巨大的挑战,合并后的公司很难做同比分析不说,而且并购会计准则会扭曲经营活动现金流,要求在正式提交并购申请前必须提取并购准备金不说,被并购的企业也可能会隐藏并购之前赚取的一些收入,因此买房公司可以在并购后的期间将这些收入予以确认……这几点一结合,便同时拥有了将利润转化为经营计提成本、腾挪资金、甚至是小幅增加企业实收利润的功能,而且审计起来极为麻烦,属于审计部门见了就想绕道走的那种。

所以,要想规避短期内获取巨额的利润对于股价造成的快速抬升,没有比这种手段更有效的了。

只不过,这种手法虽然从安全性、可操作性、甚至是平滑性上来讲都属于非常不错的选择,但却要有一个前提……

想到这,小老头轻轻吸了一口气,目光灼灼地盯着穆大小姐:“杨夫人,您的意思是……大华公司那边,有好的项目壳子可以合作?”

以岛国股市目前的崩盘情况,没有一个好的并购项目当借口去计提并购准备金的话,别说投资者不信了,就连官方部门,也会立即寻上门来对你展开问询和调查——别以为岛国就真的对他们的阿美莉卡爸爸予取予求了,他们现在照样在努力避免本国资本外逃。

所以,这就是刚才这位井上社长并没有提到大量提取并购准备金这一手段的主要原因,在如今泡沫刚刚破碎,各类资产和人工依然昂贵无比的情况下,本国境内哪来还会有什么好项目给他们并购?

而小老头对穆大小姐的称呼忽然从“穆部长”变成了“杨夫人”,其中的意味也不言而喻。

在全球发达经济体转向资源重商主义的如今,岛国的大部分企业之所以把华夏当成首选投资地和贸易对象,其中固然有前文说过的地缘关系原因和跟阿美莉卡的产业对抗考量,但更重要的是,他们可以通过这种合作来获取华夏的资源和市场。

可问题是,这一点他们清楚,华夏的一体人也清楚,杨默更加清楚,因此在合作的过程中,他们原本想象中自己挥舞着钞票,对方就会屁颠屁颠跑过来卖好的情况,根本没有发生。

所以到了现在,他们最大的感受就是,跟杨默这货打交道,那完全就是一分钱一分货,甚至是两分钱一分货,你能够做到等价交换就已经是不容易了,要想在他身上占便宜……休想!

而很明显,在这样的情况下,穆大小姐是决计不会那么好心地主动为他们担忧股价突然暴涨后他们三共株式会社面临的要命问题的,甚至可能还巴不得他们三共株式会社股价在飙升后难以为继的迅速跌落下来,这样大华公司那边才有更多的可乘之机。

可穆大小姐就是主动关切这件事了,甚至还贴心地给了他们一个相对最稳妥的盈余操纵方案。

这固然是明晃晃的别有所求,但同样也意味着这件事是杨默点头了的——目前只有华夏那边才有着众多潜力项目,而在这其中,又只有包括大华公司在内为数不多的大型企业手里,才有着短期内增值潜力巨大,同时又风险可控的优质项目。

换而言之,只有兼并大华公司这些大型企业抛出来的优质项目,才有可能当成利好消息去说服投资者,并能在岛国相关部门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情况下,成功计提大量的兼并准备金。

当然,这不是重点。

重点是在等价交换的情况下,杨默那边既然有所求,那就定然会拿出实打实的好处来交换。

所以……

计提出来的那些兼并准备金,未必真的会在后期转回为三共株式会社的利润,而大华公司那边拿出来遮人眼目的项目壳子,也未必真的就是壳子了。

穆丽雅对于小老头忽然改口称呼自己为杨夫人的事情并不如何介意,她很清楚,别看自己代管的那些出海品牌在岛国混的风生水起,但在这些人的眼中,自己的份量跟在国内掌握了大量资源,同时又让对方吃了无数个闷亏的杨默,差了老大一截。

有些时候最尊敬你的,往往是你的对手。

所以一些事情,用“杨夫人”这个身份去谈,可比“穆部长”这个身份要有说服力多了……她甚至相信,如果自己不是以杨默代言人地身份去交涉一些事情的话,对方甚至连听都懒得听。

想到这,穆大小姐轻轻抿了抿嘴,声音却压低了几分:“华夏境内的壳子项目倒是没有,不过老挝那边的不错的项目倒是有两个。”

“井上社长,想必你也从宋主任那边听到了我们大华公司除了正在拓展中亚的市场外,同时也打算大力开拓墨西哥市场的事情,所以……不知道您清不清楚我们在老挝开设的那几家仿制药厂?”

墨西哥?

老挝?

仿制药厂?

小老头和身旁的铃木次健对望了一眼,仿佛一下子就明白了什么,眼底顿时闪过一丝精芒。

轻轻咳了咳,小老头的脸上露出一丝旁人很难察觉到的得意:“杨夫人,您今天邀我和铃木常务过来的用意,我大抵清楚了;”

“不过交情归交情,生意归生意,鄙人有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

ps:最近事特别多,还特别急,所以提前打声招呼,这段时间我会尽量保证更新,但如果哪一天忽然没更,又没写请假条,也不要奇怪,那大概率是倒霉催地被拉壮丁充当牛马苦力去了。

哎~

样少男的人生,为何要过得如此沧桑?

(本章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都市言情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