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鄴世家大族多爱傍青溪、秦淮而居,府邸豪宅遍布,

东晋时期,原有建筑的基础上,兴建府城,故称东府城。东城府开东、南、西三门,无北门,城周三里九十步。东晋以宰相领扬州牧,东府城既是相府,又是扬州刺史治所。形势险要,每建康有事,必置兵镇守。

至楚朝北伐又南渡,东府延续了前朝的格局,作为建鄴城市群重要的组成部分和防务重地,因此驻防东府从某种程度上,也体现了刘絳目前的政治地位。

整个建鄴最重要依次是台城、石头城、东府城、西州城、丹阳郡城以及越城。

其中李如愿的大將军府目前就设置在台城之內,台城防务目前主要掌握在李峻和毛襄手中。其中皇帝所居住的攻城是兼任中领军的李煦和中护军张公健掌握,韩崇戍守石头城,袁凤举率军前往京口,而东府城和城中的重要军资,以及建鄴城东部的防务实际上就是交给了刘絳。

从这一点来说,在大將军府势力之中,目前在建鄴的地位他是能够排在前十位的。

就连李如愿的侄子李衡都只能戍守白下,驻军在建康城外。

晚上在东府城的城墙上,正好可以看见喜欢临水而居,建鄴贵人们多爱秦淮河和清溪两岸的豪宅府邸,有的灯火通明夹杂著三三两两的暗处。月光下,河水配上宅院的雕栏玉彻,亭台楼阁,好像进入了李白的诗和苏軾的词。

举头望明月,天上白玉京。

欲知天上宫闕,今夕是何年。

“真是个看风景的好地方,以前怎么没感觉这建鄴晚上有这么好看?”

“因为以前咱们在下面,能看到个啥啊。”

不用回头看,刘絳就知道说话的人是魏兰因,他带著一坛酒。

赵夜叉、周达、魏兰因这三个人,出身和境遇有著很大不同,赵周二人很早就以武力横行乡里,但出身並不高。

而魏兰因自幼读书习武,其实出身还算不错,最后投身天师道其实是无奈之举。

如果不是家道中落,这人应该会凭藉父辈的关係进入郡县为吏,而后被某个官员所发掘,举荐为官。

现实让他加入造反队伍,又在造反失败之后混跡市井,变得浑身痞气,表面看上去並不像是个饱读诗书之人。但实际上这人熟读五经,在经典和文学上的素养甚至要超过世家出身的庄骏。一手字写的也极好。

“说的有道理,果然高处更適合看风景...”

两人並肩而立,半晌之后魏兰因灌口酒,“大红,你眼下有什么特別想做的事吗。”

刘絳闻言沉思了一下,眼下还真有。

纪超办事很靠谱,下午就把人送来了,所以今天晚上他还真有爱做的事。

不过这话刘絳还是没说,而是反问道:“魏三哥你要有事就直说,咱们兄弟虽然相识的不久,但也算一起打过仗的。”

“我想回趟吴郡。”

“干什么?报仇?”

“不是。该报的仇早就报了,该杀的人也杀了,我是想回去给父母上柱香,找找妻儿,可能已经不在了,但总得有个念想不是?”

刘絳闻言沉默了片刻,然后道:“吴郡是三吴核心,大將军是肯定要掌控在手中的,现在吴郡太守是王士超,態度不明,等到局势明朗一些,我立即帮你安排。”

此刻的魏兰因在没有半分市井之气,反而忧鬱的像个诗人。

他也並没有感激涕零,只是轻轻道了一句:“多谢。”

“客气了。”

刘絳接过魏兰因递过来的酒罈,也灌了一口。

“走了,你喝著。”

魏兰因转过头看著刘絳下城楼,嘴角浮现一丝笑意,跟他平常的不正经完全不挨著。

下了城楼,刘絳其实心里跳的挺快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