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梟神冥想法
秦明月確认二人確实都筑完了第四山后,方才开始轻声念起了第五山。
而这一次,柳昊的脸色很快就变得潮红一片,浑身气息飘摇不定,就像是一根快要被风熄灭的蜡烛。
又五分钟过去。
脑海之中剧烈的景象开始晃荡,那种钻心一般的疼痛瞬间让他猛然惊醒了过来,上身的衣衫也早已在不知不觉中被汗液浸透。
所有人讶然望来的目光旋即映入了他的眼帘。
“第五山吗......”
柳昊隱约猜到了这门冥想法的来歷,神情虽然有些遗憾,但隨后眼中还是闪过了一丝淡淡的自傲之色。
虽然没有坚持到第六重山,但是在他看来,能够完成四山塑造已经算是一个很难的成绩了。
第五重山,即便是钱城高中的云越来了,也不见得能够成功。
正这般出神想著的柳昊,忽然又听到秦明月平静的声音再一次响了起来——
“第六山。”
“雄踞东南,高十九万九千九百九十九米,剑峰如林,通贯云霄。”
第六山?
柳昊神情微变,左右看了看后才发现所有人的目光此刻都投向了教室后面的角落里——
那里的白气已经恐怖到几乎將旁边的所有学生都逼了开来,隱隱约约之中,他只能看到白气里面坐著一个人,就是不知道是谁。
单信?
还是孟坤?
柳昊回想起了几个在灵科上只略输给自己一线的名字,但很快就在教室里发现了他们的身影,脸上和自己一样都是疑惑的神色。
白气盘踞在教室里,开始凝结出大小不一的气旋。
牛涉神情古怪的站了起来,往前坐了坐,试图离陈澈远一点。
秦明月神情微异,再一次开口道:“第七山......”
光一听到这三个字,在场那些成绩一般的学生倒还没什么感受,常年排名稳定在前二十的那些武道尖子生们已经是齐齐变了脸色。
本来大家的成绩都是属於相差不大的程度,纯看高考时谁的发挥好一些,现在武道六科之中灵科突然冒出来这么一个变態,很有可能会影响到原本的排名。
不过好在以灵识筑就第七山的难度似乎实在太高,那些瀰漫著的白气很快地就散了。
陈澈睁开了眼,低头看著木桌,脸上露出了若有所思的神色。
灵识......確实是一种真实存在的超凡伟力。
刚刚他在冥想的过程之中能够很清楚的感受到从水流变成细密沙砾的过程。
从最开始的气状到流水再到最后筑山的沙砾,这过程之中的转变其实是在提升宿主对於灵识的掌控能力。
对於陈澈宗师级別的武道修为来说,心境方面的磨炼在另一种程度上就是操控灵识的能力。
至於这门冥想法的第三轮『筑山』,除了考验各自对灵识的掌控力之外,也同样依赖每个人当前所孕育出来的灵识总量。
那些在筑第一山就失败的人之所以脸色极其苍白,就是因为自己的灵识消耗过度。
只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穿越的缘故。
陈澈惊讶的发现自己的灵识总量很恐怖。
如果说別人的灵识是一条小溪、一座湖泊的话,那么自己的灵识就像是一片望不到尽头的蔚蓝大海。
他不断重复著將海水冥想成沙砾拿去筑山的过程,不知不觉之中就在秦明月的引导下筑完了第七山。
並且在这个过程之中,对於灵识的操控能力也在一个可怕的速度提升著。
更让他感到玄妙的是,这门冥想法中每一重山的高度似乎都不是隨意设定的,而是和运用灵识的每一重极限相吻合。
筑第一重山的时候,他能明显感受到只要在九万八千米的基础上再多一分,山都会立刻崩塌。
而等他从零开始重新筑第二重山的时候,不知不觉之中就突破了第一重山时的九万八千米极限。
这绝对是一门顶尖的灵识冥想法,要远远超出他们平常所学习的雪宫冥想法。
想到这一点,陈澈没有再继续尝试下去,而是选择了放弃。
也正是因为还没触碰到真正的极限,所以相比起其他人来说,他此刻的神色无疑要显得正常太多。
“我说阿澈,你家里不是出事了吧?”
牛涉很快又靠了过来,狐疑的问道。
陈澈抬头看去,刚准备解释一句,这才发现所有人都在用古怪的目光看著自己。
“额......”
怀著这个想法的显然不止牛涉一人。
好在秦明月很快就替他解了围,拿著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了雋永秀气的几个大字——
梟神冥想法。
“竟然是梟神冥想法?!”
“我说怎么和雪宫冥想法完全不同,竟然真的是这门冥想法。”
“可是......我听说这不是只有苍穹武院学生才能学的冥想法吗?”
因为秦明月在黑板上写下的那五个大字,整座教室內顿时掀起了一阵波澜,哗声四起。
牛涉脸上同样也压抑著激动之色,兴奋的小声道:“梟神!竟然是梟神!他可是我的偶像啊!”
陈澈能够理解他们的心情。
因为这不仅仅是一门顶尖的冥想法那么简单,更关键的是,创出这门冥想法的人是一个强大到可怕的战者。
梟神,被誉为帝国开拓第一的强者,曾经创下过无数匪夷所思的记录,可以说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大人物。
“这不是完整的梟神冥想法,只是简製版。”
“不过在灵识最初的修炼上,它和完整的梟神冥想法也没有太多区別。”
“而它所能帮助你们达到的最后境界,已经足够达到真正的战者级別。”
话音刚落,秦明月慢慢放下了手里粉笔,平静的黑眸中渐渐生出了如月一般澄澈的光辉。
这一刻,她整个人就像是披上了一层皎洁圣灵的月纱——
神圣,庄严,强大。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