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阳西落,刘禪一人安静的站在城头,任由余暉晒满周身。
他有些累了。
夷道攻下已有旬日。
他也从最初的激动兴奋,渐渐的冷却下来,隨著战局的稳定,东吴的退缩,刘禪渐渐意识到一个很棘手的问题。
一个炎汉究其一朝,都没能解决的问题。
人才短缺!
穿越之初,他跟很多人想的一样,认为炎汉缺的是武將、是那些百战之卒,因而在刘备病逝后,在他一番操作下,却是力保下了这批炎汉中青代將领。
冯习、张南等人的確比不上关羽张飞,但在如今三足鼎立的局势下,他们的才能至少是够用了。
但现在。
他不这么认为了。
炎汉的问题根本就不是武將。
將领这东西,死了一批,的確影响不小,但只要后续打仗,总会有人重新冒出来,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维持炎汉社稷,怎么都是够的。
帅才这东西,可遇不可求,但有丞相在,炎汉差不到哪去。
但谋定天下、盘整天下、治理天下,最为重要的谋士、名士、智囊等关键核心人才,炎汉从始至终都缺乏。
而且还从头缺到尾。
炎汉从立国开始,就先天不足。
也不怪刘备,早期各种顛沛流离、辗转四地了,因为根本没人能给刘备给主意、定方向。
诚然。
刘备是有接触过陈群、徐庶等大才之人,但早年的刘备身上有股江湖习性,难以真正的让这些谋臣归心,等后续政治上成熟了,天下格局却已有些定型。
刘备真正起势,是在得法正之后。
在法正辅佐下,短短数年,刘备就打下了之前几十年都没建立起来的基业,三国能成型,法正居功甚伟,但刘备的剎那辉煌,仿佛只是汉室的迴光返照。
刚有点起色,庞统就浪死了,法正也直接病死。
炎汉从此便一路走下坡路。
刘禪现在就陷入到了跟刘备之前一样的境遇。
无人可用,无人可问,无计可采。
底下所有人都指著自己。
他现在身边的都是武將,让他们打打杀杀可以,让他们拿出治国安邦的办法,根本不现实,而负责內政的邓芝、史合等人,更是指望不上,他们甚至连东汉对蛮夷的治理之策都不知道。
逼的刘禪只能去问降將张立。
他现在贵为太子,更实为炎汉君主。
但身边既缺谋士,也缺见多识广、博览群书的名士,遇到棘手的政事时,完全是两眼一摸瞎,纯靠自己拍脑袋决定。
越是对炎汉情况有了解,对诸葛丞相的敬意就越重。
诸葛丞相真乃神人也。
一人身兼张良、萧何、韩信三职,甚至还兼具部分『君主』的职权,什么都得自己来,全部一肩挑。
这是真会累死人的。
只是想著这些,刘禪就头皮发麻。
关键丞相还真扛住了。
至於重用马謖什么的,刘禪完全能理解了,丞相也是人,也担心自己会谋略出错,继而祸及炎汉,肯定希望有人能提提意见,或者补充想法。
马謖出身名门,能说会道,还对军事有自己独到见解,自然会被丞相高看一眼。
杨仪也是一个道理。
別管杨仪性子多狂傲、多嘴臭,但在实在无人可用的炎汉,杨仪就是一等一的人才,只要杨仪不自己犯蠢,犯特別重大的罪,上至刘备,下至丞相,都会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