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苗,出来纳凉。”

县衙的一间班房內,邓芝伏案登记著今日归汉的降卒名册,杨仪一脚踢开屋门,摇著一把竹扇走了进来。

邓芝嘆气一声,对杨仪的『跋扈』,也是没脾气,好言劝道:“威公,眼下我们没有在武昌了,你这性子也该收收了,今日殿下传了这么多命令,我等身为臣子,岂能不倾力而为?”

“孙桓的部曲都是精锐。”

“如今大多为大汉所用,既壮了大汉军势,也壮了大汉声威。”

“岂能怠慢?”

杨仪嗤笑一声,不屑道:“你就是不动脑子,將原本的降卒名册,划掉孙桓的名字,不就是归心名册了?”

邓芝一脸无奈。

哪有这么容易,又不是全部降卒都附汉了,现在依旧有不少降卒,想跟著孙桓回去。

杨仪摇头,手持著竹扇敲了敲漆案,讥笑道:“说你是榆木疙瘩,你还不信。”

“殿下的心思已经很明显了。”

邓芝蹙眉,有些没明白杨仪这番话是什么意思,拱手询问道:“殿下的话还有深意?”

“自然是有。”杨仪一屁股坐在漆案上,很享受为人瞩目的感觉,不紧不慢道:“你还真以为殿下是捨不得那点粮食?”

“现在这些降卒大多成了自己人,哪里能消耗得了东吴粮草?只是藉此对外界释放一个消息。”

“我们在施压猇亭粮草罢了。”

“而且你为何认为,除了孙桓以外的其他降卒,我们真会送还给东吴?”

邓芝一愣。

他倒是被杨仪的话问住了。

杨仪没有等邓芝的答覆,直接道:“这些人回不去的,从我军攻破夷道城开始,他们要么归附大汉,要么就只能死!”

“我大汉的粮食岂是白吃的?”

“而且这种事,都用不著我们出手,丁奉这些人,现在想著法的,想在殿下面前做表示,他们自己都会把其他不归附的人给杀了。”

“仅以身免,呵呵。”

“孙桓一个人回去,才是我们想见到的。”

“你不会真以为,殿下说,明日將他们送到猇亭,是真把其他降卒送过去?”

“只是加剧这些降卒恐惧罢了。”

“今天钱俞的那番话,已让不少孙桓部曲惊慌不已,接著又听到要將其余人送回去,这些人会怎么想?”

“他们会不会是被捨弃的部分?”

“在这种情况下,还肯跟著孙桓的,必然是死忠东吴的,这些人又怎能真的放虎归山?”

邓芝瞳孔微缩。

经过杨仪细致的解释,他已经渐渐明悟了,殿下是从一开始,就没想放孙桓部曲回去。

只是借著收服,摧毁这些降卒信念,让这些人能更好为大汉所用。

杨仪拍了拍邓芝肩膀,讥讽道:“就算殿下没有这个心思,丁奉这些人也一定会替殿下这么做的。”

“你整理的名册毫无意义。”

邓芝哑然。

杨仪沉吟片刻,又不確定道:“不过就我看来,殿下的用意並不仅於此,只是藉此羞辱孙桓,並对外施压,完全没必要这么大张旗鼓,想来还另有算计。”

“不过朝廷跟东吴,真正的议和情况,我倒是不清楚,也没办法弄清楚更多事情,这史合当真是可恨,这么好的机会,竟被此人浪费成这样,当真是烂泥扶不上墙。”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