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禪挥了挥衣袖,云淡风轻的离开了,好似自己的到来,真就只是临时起意,並未有其他心思。

刘禪的离开,並未让一眾东吴降卒心绪转好,反让他们更加凌乱了。

汉吴议和了?

这不可能啊,这才过去多久?

双方议和归议和,不该是互换人质,或者进行利益交换吗?

为何钱俞等人还一下变成了汉臣?

此时不止是钱俞、丁奉等人一脸茫然,就是前面准备看刘禪笑话的孙桓、张立等吴將,同样是一脸懵逼。

“钱都伯,你认为这位殿下说的是真的吗?我们真被拋弃了?”方临惴惴不安的望向钱俞,已经有些慌了神。

他真被这个消息震住了。

投降以来,他们其实没太多想法。

只要汉军没有杀降的心思,他们一天顶多就是累点、苦点,吃的比之前少点,但终究是能活下去。

因而也没心思闹事,不少人甚至私下还认为,投降也不算是什么坏事,至少不用继续打仗了。

他们这些佰长、伍长,还想著这一仗打完,会跟著孙桓一起,被朝廷换回去呢。

毕竟孙桓怎么也是吴王宗亲,吴王就算为了自己的顏面,也会把孙桓换回去,他们到时也能附带著一起回去。

但怎么突然变成这样了?

蜀吴议和,他们反倒直接被朝廷拋弃了!

这不对、不该啊!

钱俞嘴角发苦,他又哪里知道?

今日的事也完全出乎他的意料,而且更为荒谬的是,他甚至觉得那位殿下没有说谎,他们可能真被朝廷拋弃了。

一行人惴惴不安。

孙桓同样意识到了不妙。

他前面都篤定刘禪是来劝人投蜀的,没曾想,刘禪竟当场说出了另一番,他完全没想过的说辞,將他也给震得脑海嗡鸣。

孙桓反应很快。

他知道,不能任由这股猜疑继续,不然自己统领的吴军,早晚会四分五裂开来。

孙桓望向钱俞等人,急声道:“你们不要中了贼人的奸计,如今距离破城才多久,我大吴怎么可能跟蜀国达成了协议?”

“哪怕夷道失守,我大吴大军,也断不至这么快败北。”

“这贼人是故意在离间我等。”

“他是在故意误导你们,实则是我大吴军队势如破竹,蜀军已危在旦夕,这贼人惊恐,想借我跟大吴进行议和谈判,但又担心大吴会狮子大开口,因而便想方设法,来推脱自己伐吴的过错。”

“这贼人极有可能是恶人先告状。”

“借著尔等不知外面局势,將夷道城破的罪责,推到你们身上,藉此减轻蜀国的过错,以此来向大吴请罪。”

“你们千万不要上当!”

孙桓话语鏗鏘,一副煞有其事模样。

不过他这番话,却是引得四周汉军一阵大笑。

陈式揶揄道:“孙桓,平日怎么没看出来,你嘴皮子这么利索,这笑话一套接一套的,还我们向东吴请罪?”

“你哪只狗眼看出来的?”

“如今我大军五万多人,早就兵临猇亭大营,陆逊更是被打的节节败退,丟盔弃甲,捨弃不知多少营寨塔楼,就连你们的粮草供给,也都为我汉军阻绝,东吴已是强弩之末。”

“不然你们吴王又岂会甘心低头乞和?”

“你胡说!”孙桓大怒。

陈式讥讽道:“我是不是胡说,你且等上几日便知道了。”

“到时你东吴的使者便会前来將你赎走,至於其余將士,则就要看东吴给的诚意了,不过钱俞等人,自是不可能回去了。”

“他们已被东吴朝廷认定为吴贼。”

“回去就是死!”

“不过別说,你孙桓在吴王心中地位倒是蛮高的,为了你,吴王竟屈身去栽赃污害麾下將领,只是钱俞这些非你孙氏部曲出身的將士,可就惨了,成了你自身清白的牺牲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