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心头也难以平静。
尤其是想到夷道城丟后,他们將面临的场景,不由感到眼前一黑,整个人都有些不好了。
要出大事了!
朱然只觉口乾舌燥,心乱如麻,他甚至有些保持不了冷静的,不过在看向一旁,尤其是看到陆逊,见陆逊依旧保持著冷静,不由一愣。
他了解陆逊,陆逊不是一个冒失的人,何况对蜀军的攻防战略,还是陆逊一手制定的。
若论生气,陆逊当为最。
夷道失守,对战局影响太大,更是关乎到猇亭三万大军生死存亡,陆逊却已经稳如大山,定然是心中想到了其他补救措施。
朱然心头稍微安。
他轻咳一声,主动开口,將话题拉回,道::“如今夷道已经丟了,多说无益,我军的战略部署,基本宣告失败,还將面临蜀国南北、水陆双线夹击,局势急转直下。”
“现在当务之急不是谈论孙將军是如何失利的,而是当將目光放在如何应对蜀军接下来的进攻,以及如何破局,乃至是全身而退上。”
“拿下夷道后,蜀军的一字长蛇阵就彻底盘活了。”
“我们也將直接面临双线压力。”
“这次抵御蜀国进攻,是大都督一手安排布置的,面对如今的恶劣局面,大都督心中可有应对之法?”
朱然看向了陆逊。
闻言其他將领也看向了陆逊。
不过目光中,已多出了几分质疑和不善。
很多人都將局势恶化推到了陆逊头上,陆逊的龟缩战术,从一开始,就被质疑,刘备活著时,就有不少將领请战,结果陆逊胆小畏敌,不仅不敢战,还连退百里。
军中將领当时就心生怨念。
只不过陆逊为孙权力挺,他们虽心有不满,却也只能闷声不语,而后面刘备突然死了,这也让眾將对陆逊的不满消减不少,然而这次的夷道失守,却是再度挑起了吴军將领对陆逊的不满。
陆逊目光微闔,默不作声的看了朱然一眼,隨后眉头一皱的看向其他吴將,心头一嘆。
他在军中的威信终究不够。
他也终不是周公瑾。
吴军中眾多淮泗及寒门將领,对他江东大族出身本能的排斥。
这一切他心知肚明。
他这次之所以要谋求大胜,为的就是告诉这些吴军將领,他陆逊並非浪得虚名,是真有卓绝才能的,他就是要靠这一场对蜀军的完胜,彻底扭转军中將领对他的认知。
他要告诉韩当这些人。
他的才能並不输当年的周公瑾。
只是他怎么也没想到,被他寄予厚望的、委以重用的夷道丟了。
这让他也不由惊慌失措,不过纵然心乱,但他依旧还是在乱中寻到了破局的办法。
甚至能直接反败为胜!
陆逊深吸口气,压下心头的烦躁跟阴闷,开口道:“我之前的確没有想过,夷道会丟。”
“不过正如朱將军所言,夷道丟了,也不能太过惊慌失措,因为我们手中还有三万大军。”
“若是使用得当,未必不能扭转局势。”
“原本我军的战略便是拖,拖到蜀军兵疲意沮,拖到蜀军后勤补给供应不上,到时再进行绝地反击,而今隨著夷道失守,我军却是面临到了一个极其险峻的地步。”
“两面受敌,一面临江。”
“蜀军后面可以借山地之利,不断对我军进行分而击之,不断的施行各个击破,时间一长,无论曹魏撕不撕毁协议,派兵从东三郡经沮水南下,我军都会被蜀军日渐蚕食消灭。”
“而且据我推断,夷道城逃出报信的士卒,多半是蜀军有意放出来的,为的便是动摇我军军心,从而更好对我军施行各个击破。”
“我军大半年来,一直避战不出。”
“在如今的被动局面下,蜀军定会认为,我们会更加谨慎小心,越发不敢派兵出营,因而在蜀军取得这般大胜之际,我军大可突然北上,对蜀军来一招釜底抽薪。”
“逆流而上,断敌后路!”
“绝境逢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