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帐中。

等张南、辅匡等將领离开,廖化走到刘禪近前,恭敬的一礼,神色担忧的劝道:

“殿下,攻城之事,容不得半点轻率,守城本就占据著地利,想攻下城池,绝非易事,万不能衝动啊。”

他依旧认为全力攻城欠妥。

刘禪微微一笑。

他看了廖化一眼,看出了廖化的担忧。

自己方才的话,有种不破夷道,誓不罢休的既视感,廖化认为自己衝动冒失了,不该这么冒进。

刘禪道:“主簿多心了。”

“孤的確不善军事,但也曾读过兵书,知晓一二用兵之法。”

“用兵,当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

“孤不会犯这种低级错误。”

“主簿之所以有此担心,只是不了解当下局势。”

“今时不同往日了,若是孤想,莫说区区两丈高的夷道城,就算是夷陵,乃至是整个南郡,孤都可以拿下。”

刘禪此刻意气风发。

他对这次的作战有著绝对信心,要是掌握了技术代差,还不能攻破一座城池,那实在是太废物了。

廖化作为昔日关羽麾下的主簿,的確见多识广,但廖化又如何能知晓,他在这一个月內,对军队做出的改变?

诚然,自己在排兵布阵、战场指挥上,没什么建树,也不敢隨意插手,但作为经过信息大爆炸时代洗礼的人,他对军中物资的整合利用,在当代绝对是登峰造极。

那是上千年战爭史的积淀。

他脑海中那些跨时代知识的存在,对当代本身就是降维打击。

不过阳光底下没有新鲜事。

很多新颖的东西刚问世,的確能取得不小的战果。

但隨著使用次数的增加,效果也会逐渐减弱,因为有些东西是藏不住的,自己能用,对方也会。

依葫芦画瓢,谁还不会用?

汉军在投射了几次烧石后,孙桓就学到了,甚至还是现学现用。

而且孙桓占据著城池,有高度,发射出的烧石能飞的更远,杀伤性更大,那几日,汉军还因此被烧伤了数十人。

若非夷道已被围了数月,里面石材被消耗了大半,加上汉军投射的石块都成了碎石,没办法循环使用,不然汉军伤亡只会更大。

这还是孙桓没拼命。

若是孙桓拼命,直接拆房拆屋,吴军至少还能维持大半月的高强度还击。

双方如今在一阵试探后,又回到了过去的老样子。

一段时间就是汉军攻去了,吴军躲,或者吴军气不过,也开始用投石车攻击,或者是直接放箭。

亦或者直接中门投石车对轰。

互相你来我往。

很多时候是双方將领互相想办法。

汉军这边多採用心理战,选择不定时攻击,一会半夜,一会中午,一会清晨,隨时击鼓,有的是真攻,有的是佯攻,还有时候乾脆就站在城外叫骂。

孙桓也没少动心思。

还曾偷偷派兵出城,想摧毁汉军的投石车。

只是被伏击了一次,整支小队全军覆没后,就彻底当起了缩头乌龟,直接缩在城中一动不动了,任凭汉军如何叫阵,都坚守不出,也不再做任何尝试了。

刘禪曾亲临阵前。

亲眼看了几次攻城后,最终也不得不感慨,古代攻城是真难啊。

这时代攻城,要么围城,要么蓄水淹城,要么挖地道,早前还有火攻烧城门,以及离间、攻心,当然最常见的,还是先用投石车狂轰一波,然后用云梯肉搏攻城了。

但也正因为此。

这次的火攻效果也將空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