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瑾眉头紧蹙。

他对这说法,並不怎么相信。

作为诸葛亮的兄长,又岂会不知诸葛亮的才能?以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即便有其他託孤大臣,也决不至让蜀汉局势糜烂到这种地步。

步騭也不信。

最了解你的一定是敌人。

当年图谋荆州,东吴君臣,可谓整宿整宿的研究蜀汉上下,又岂会不知诸葛亮对蜀汉的重要?区区一个李严,就算能左右兵权,又岂能真一下架空诸葛亮?

这根本就不可能。

诸葛瑾摇头道:“不对,吾弟孔明早早便为蜀汉丞相,李严只是临时提拔上来的官员,焉能对孔明构成威胁?你这番说辞,分明是在刻意隱瞒真相。”

邓芝苦笑一声。

这次是轮到邓芝摇头了。

邓芝道:“非也,而这就是局势问题所在,以丞相在蜀汉的地位,李严就算被任命为中都护,也影响不了丞相,奈何李严为人市侩精明,早早收买了殿下的隨从和宦官。”

“殿下年少,不諳政事,突然丧父,自是悲痛,而军中將领深感先主的知遇之恩,一心想为先主復仇。”

“丞相过去又多负责后勤內政,因而在军事上,诸多將领,並不信服,对丞相的话並不理睬。”

“李严便抓住殿下和军中將领的復仇心理,通过巧舌再度激起了將士对东吴的仇恨,继续了对东吴的攻伐,仅是拉拢诱骗军中將领,丞相也无惧。”

“李严奸诈便奸诈在此。”

“他除了拉拢、诱骗军中將领,还拉拢了先主派来接管荆州数郡的大小官员,这让李严在永安话语权激增,另外,目前执掌水军的黄权,也態度曖昧。”

“这让丞相顿时有些捉襟见肘。”

孙权无语。

还真是『时势造英雄』。

李严本是刘备用来平衡朝廷势力的,结果李严倒是精明,趁著蜀汉还未退兵,刘备又新死,新仇旧恨,將领悲愤,又哄骗了少主及一干官员,一下把持了朝廷大权。

竟实现了跟诸葛亮分庭抗礼。

枉刘玄德英明一世,终还是在託孤上被啄了眼。

步騭心头惊疑,还是感觉不对劲。

他凝声道:“战事终会结束,蜀汉的將领,也终究会清醒过来,到时知晓为人欺骗,李严在蜀汉又岂能安稳长久?”

邓芝沉默。

只是厌恶的瞪了一旁的杨仪。

杨仪冷哼一声,却是懒得理会邓芝分毫,夏虫岂可语冰?

纠结了许久,邓芝才颇为愤懣不甘的开口:“我来武昌时,丞相暗中也打探出了一些消息,李严似为益州大族说动,已有投魏之心!”

“李严在蜀地多年,跟益州士族接触甚多,而益州士族多为先主压制,心中多有积怨跟不满,李严深知,自己在蜀汉朝堂威望不够,只要退兵,定会遭到丞相针对。”

“到时不仅权势难保,甚至还有性命之危。”

“故跟益州一些士族一拍即合。”

“也是打著为先主復仇的幌子,实则暗中串通曹魏,想为曹魏送上一份大礼,而李严献上的大礼,便是打烂荆州,彻底撕破长江防线,让曹魏日后能长驱直入,直取荆州。”

“这也成了李严拉拢黄权和其他官员的理由。”

“藉口曹魏少水军,若是黄权投去,定会被委以重任,而其余官员,若是投魏,同样会得到高官厚禄。”

听到邓芝的话,孙权等人面色大变。

这是他们最不想见的结果。

孙权怨声道:“既然诸葛亮已查到李严有不臣之心,为何不採取行动,还任由李严胡作非为?”

孙权都想骂人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