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嘴角含笑。
连日来的担忧跟焦虑,也在这一刻瞬间消散。
他身为丞相,必须要顾全大局,更要团结朝堂上下,因而面对李严的咄咄挑衅,只能选择闷声不语,但也知晓,任这种情况继续下去,蜀汉朝廷定会因此分裂。
他也一直忧心於此。
但现在。
隨著刘禪主动参政,还提供了一个更有利的解决之法,不仅及时消弭了朝堂內外可能出现的分裂,还极大避免了一些人的別有用心。
心术不可谓不高明。
更重要的是,让蜀汉有些迷茫的大臣,重新拥有了主心骨。
马良的补充,让其他臣子也是心悦诚服,看向刘禪的目光,再无半点轻视,唯有满目的敬畏跟折服,世间敢把江山社稷用来豪赌的,普天下也唯有殿下了吧?
黄权等將领也是恍然大悟。
他们明白为什么刘禪前面会著重强调士气,因为这个计谋想成功,乃至是获利最大化,就必须士气顶得住,不能露馅,而现在全盘了解了殿下的心思,他们心中更是有了底。
攻下城池或许不易。
但要是只摇旗纳喊,在一旁虚张声势,他们还是手拿把攥。
一场必胜的仗,他们焉有不胜之理?
殿內文武官员开始摩拳擦掌,对於刘备病逝的悲慟跟迷茫,也是被驱散了很多。
刘禪则是在心中暗暗感慨。
天下还是聪明人多啊。
马良並不善谋略,但只要到了他擅长的领域,还是能很快理清思绪,並一针见血的指出要点,刘禪都本以为自己还要多费一番口舌解释呢。
不过这样也挺好的。
甚至於。
他突然又觉得刘备死得好。
若是刘备没死,这个『以战促和』的想法,根本就达不到目的,而且刘禪隱隱觉得,歷史上刘备恐也是打的这个主意,只是孙权早早就看透了,根本不为所动。
因为蜀汉建立的底层逻辑,就註定刘备不可能跟曹魏媾和。
刘备也捨不得辛辛苦苦打下来的江山。
因而孙权稳如泰山,静等著刘备急躁犯错,最终抓住机会大破汉军。
但自己不一样。
他才十五岁,从未真正掌权,蜀汉江山对他而言,远没有那么重要,因而他敢赌。
但孙权不敢。
现在的情况就像是攻守互换。
之前孙权吃定刘备捨不得蜀汉的江山社稷,现在变成了刘禪吃定孙权捨不得东吴的江山社稷。
正所谓风水轮流转,今日到我家。
要不是刘备死了。
自己这法子,估计还用不了。
刘备呀,死的好啊。
刘禪长身而立,带著几分婴儿肥的脸颊,目光冷静的看向下方官员,正声道:“既然诸位大臣、將军,都对孤的建议,没有异议,那此事便这么定下了。”
“另外。”
“传孤命令,全军收整伤残士卒,这些受伤的將士,都是为大汉所伤,已不便再留在前线,孤建议將他们提前收束,先於大军退离。”
“丞相、侍中、祭酒、中都护,还有冯將军、吴將军,黄將军分別上疏一份各自的议和方案。”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