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呀,那有什么?佳佳,你不准备和我结婚吗?”
“我,我没有!”
“这不就得了,我的不就是你的!明天咱们去看看,也给他们买一点,就当我孝敬未来岳父岳母的—到时一块寄回去!”
“嗯,好!”
另一封信是地区一院庞曼写过来的,告诉陈远航他们已经收治了89名白血病患者,基本上都是急性早幼粒白血病,经过治疗,已经治癒了55名患者,另外有2名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还有2名抢救无效。
现在一院专门给她们腾出了35张病床,组建了专门的医护团队进行学习和培训,准备以后全力收治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人!
她们已將前期的治疗情况和观察分析结果进行了整理,论文已经写好,也隨信寄了过来。
果不其然,在信纸底下,还夹著厚厚一叠订好的论文草稿。
陈远航看了看,《试论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名字都是带著强烈的80年代国內论文的风格。
论文的第一作者是陈远航,第二作者是庞曼,后面是郑佳佳、冉倩和一堆不认识的名字。
他翻开稿纸,认真看了一遍。
论文的结构很清晰:前言、临床资料、治疗方法、治疗结果、討论·—方法扎实,数据详实,
尤其是收集整理了59个病例的庞大信息,工作量巨大,但行文风格偏向於平铺直敘的病例匯报匯总。
看完一遍,陈远航也转给了郑佳佳:“佳佳,你也看看,这是庞主任她们写的初稿。”
郑佳佳放下饭碗,仔仔细细看一遍。
“怎么样?什么感觉?”陈远航问道。
郑佳佳又看了一遍:“我总感觉这篇论文写的太浅了,它整体读起来-就是在堆砌一堆病例和数据报告没有更深层次的总结一一比如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方案的优势在哪里?对不同的分型或患者基础状態有什么不同影响?更重要的是,更没有深入探討其生物学机制!为什么三氧化二砷对这些细胞作用如此显著?为什么能诱导分化而不是杀死?联合口服治疗的具体协同机制是什么?这些核心的、能提升论文价值和学术影响力的关键点,几乎都没触及到也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
陈远航衝著郑佳佳鼓了鼓掌:“佳佳,真不愧密西根大学的客座研究员,一眼就发现了问题!
这学术敏感度,简直专业!”
上个月,史密斯教授真的找到了郑佳佳,告诉她,她极其欣赏郑佳佳的聪明才智、勤奋態度以及在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方面展露出的天赋,希望她能留在生物实验室工作,成为一名研究员,但被郑佳佳拒绝了。
最后,密西根大学给她发了一个客座研究员的聘书。
而马歌尔和沃伦都成了密西根大学生物实验室的研究员。
陈远航继续说道:“不过呢,你是在拿国际顶尖期刊的要求在要求她们,而庞主任肯定只是想投国內的医学期刊!国內期刊更侧重临床实践和初步疗效的报导,对机制探討和文章深度、格式的要求相对没那么严苛。所以,她这个写法,立足於她们的条件和目標,其实也不能说不对———"
“啊?是这样吗?如果只投国內期刊期刊多可惜啊,这可是世界级水平的研究成果啊!只放在国內发表,影响力太小了,太浪费了!”郑佳佳不甘心地说道。
“你说的太对了,这么好的成果,必须让国际同行看到,那我们就给她改改,投到《柳叶刀》
或者《新英格兰》上去佳佳,你也参与过这个课题,你觉得应该怎么改?”陈远航想考考她。
"—嗯,题目先改了吧,《试论治疗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临床观察》显得太笼统、太平淡了,没有突出亮点和新颖性。我觉得应该更直接、更国际化地体现我们治疗的核心和成果类型—”郑佳佳考虑了一会儿,说道:“不如就改成《aaa疗法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59例患者病例系列研究》"
“嗯,”陈远航点点头:“非常好!简洁有力,信息明確,有那个味儿了,內容呢?”
“庞主任是用2段方法描述『59例患者治疗效果”,这个太简单了,应该有故事逻辑推动,可以给它配备consort流程图和生存曲线统计参数表,並在补充材料中提供筛选数据?同时,还要阐释潜在偏倚、临床可推广性、机制解释的不確定性,並指向未来研究方向—"
陈远航听的直点头:“佳佳,还是你来改吧!”
不是陈远航不懂的怜香惜玉,故意给郑佳佳找事儿,而是让郑佳佳来改,绝对比自己改的好!
郑佳佳进步的实在太快了,这3个月感觉她每天都在进步。
他就是一个外科医生,他最擅长的是动手操作和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至於撰写和拔高科研论文,尤其是在国际上最顶级期刊那种要求极高、套路精深、统计复杂的学术写作,前世指导学生论文的时候,都有一种赶鸭子上架的感觉,不过,幸亏他见识广、懂的多、技术好,提出的方向性意见都很关键,才不算露怯。
“嗯,放那吧,我忙完手里的活就改!”郑佳佳站起身,开始收拾碗筷,准备去厨房清洗。
“哎,別別別!”陈远航立刻一把按住了她的动作:“洗碗这种活,我来吧!我去洗你现在脑子里装著那么重要的论文改造计划,这点小事就別操心了!”
“哪有男人干家务活的!我等会儿再改也一样,改论文又不著急!”郑佳佳不同意,执意要自己去洗:“要是被阿嬤知道了,她肯定骂死我!”
“佳佳,你是新时代的知识女性,怎么还那么传统?咱们是平等的夫妻,家务当然也可以一起分担!”陈远航把她推到了书桌前:“再说了,就咱俩,你不说我不说谁知道!这两天我准备休息两天,家务活我来干,你把论文改好就行了!”
“老公一—”
“听我的!”陈远航不容置疑地说道,转身就麻利地开始收拾碗筷,走了两步,他又想起来一个重要问题,回头认真地叮嘱道:“对了,你把第一作者的名字改成你的,我的就放到——算了,
就放在你和庞主任后面,做个第三作者都行——.算了,我的名字就不写了———"
“为什么?”郑佳佳不解地问道:“这可是国际荣誉啊!”
“嗯,咱俩分工合作,分別立个人设,就跟斯坦普教授家一样,你是搞科研的,我是搞外科的"—”其实,他就是怕麻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