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公寓很不错

而且郑佳佳是个实验小白、论文小白,这些事都交给他们吧,她只需要提供关键理论支持就行了,陈远航也能抽出身来办其他的事。

陈远航和郑佳佳互相看了一眼,郑佳佳的表情有点困惑,主要是史密斯教授的英语语速比较快,又提到了不少专业术语和人名,她听得一知半解,只能大致明百教授似乎是在询问一个关於后续人员的意见。

毕竟这个项目名义上是以郑佳佳为主,陈远航就用中文翻译了一遍,又加了一句:“佳佳,我同意这两个澳大利亚人参与进来,这样我们也能加快进程!”

郑佳佳在这个项目上就是一个“傀儡”,看陈远航说的一本正经,忍住笑道:“行,这事儿你懂,我听你的!你说怎么办就怎么办!”

两人达成一致意见,陈远航就对史密斯教授说道:“史密斯教授,对於邀请巴里·马歇尔医生和罗宾·沃伦医生参与到后续的研究中。”

他又刻意提高了声调,让自己的表態显得更加真诚和热烈:“我们不但完全没有异议,而且十分欢迎!探索未知的真相需要最广泛的专业知识交流。科学研究不分国界,只要目標是解决人类共同的健康难题,我们非常欢迎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参与!请您代为转达我们最热烈的欢迎!”

“谢谢,谢谢你们的慷慨!”史密斯教授特別高兴,她本来还担心这两位年轻的海外合作者会因为陌生专家的加入而感到不安甚至排斥,没想到他们如此开明、大气,而且表现出对真正科学合作精神的高度理解:“我会立即联繫马歇尔和沃伦医生,告诉他们这个好消息!相信他们听到后一定会和我一样兴奋!”

斯坦普教授也大笑道:“我就说嘛,中国人一向慷慨大方,他们肯定不会拒绝的—"

底特律和安娜堡都是密西根州的城市,两个城市挨得很近,

很多中国人都听说过底特律,號称“汽车之城”,曾经是全美最大的城市之一,以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为核心,汽车產业贡献了超过80%的经济收入,但是1970年代石油危机和日本车企竞爭使美国汽车业菱缩,再加上大量白人的离开,底特律逐渐黑人占比达到85%,这个城市逐渐衰败,也成为了“犯罪之城”,直到21世纪后城市破產。

而它旁边的安娜堡则以密西根大学安娜堡分校而闻名,多次被评为全美最宜居的十大城市之一密西根大学共有3个校区,分別是安娜堡主校区,和两个规模较小的校区,一般而言,密西根大学的三个校区会分別被当成是三所不同的大学,而密西根大学唯指安娜堡主校区。

国外的大学基本上都没有围墙,密西根大学与安娜堡这个卫星城属於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二者是融为一体的。

作为公立常春藤名校,密西根大学一直在全美排名前十。

汽车穿越安娜堡,路上,三三两两的青年学生和陈远航乘坐的汽车擦肩而过,让他又回想起了前世在这里生活的点点滴滴。

他在这里曾经生活了6年,也是生活最幸福、最自由自在的6年,说实话,在这里养老真的特別適合,但雄心勃勃的他还是想回国闯一番事业,

唉,在国內,有时候累了,就想回到这里,但他捨弃不了自己已经到手的荣华富贵,虽然他只是一个小小的副院长,但权力真的能让人十分著迷。

大概是2018年,他曾经回过一次密西根大学,那个时候,密西根大学到处都是华裔学生,国际生中华裔占了一半;而在1980年代,陈远航在车里还没有见到一个华人面孔。

车上,斯坦普教授就给陈远航介绍过他们要住的地方,是学校的一座公寓楼。

公寓楼是栋红砖老房子,在街角安静地立著,墙缝里嵌著些深绿色的苔痕,窗框漆成白色,有几处已经剥落了。

斯坦普教授那辆宽大的老式轿车在楼前剎住时,轮胎蹭著路边的落叶,发出沙沙的轻响。

黄昏的光线斜斜地切过楼顶,在红砖墙上投下长长的影子,空气里有种陌生的清凉味道,混合著远处隱约的车声和人语。

史密斯教授先推开车门下来,朝著公寓入口处一个穿著灰色工装裤、正低头修剪矮冬青的男人喊了一声:“嘿,乔治!”

那男人直起身,手里还握著大剪刀,看见是两位教授,脸上立刻堆起笑,走了过来:“嘿,史密斯教授,斯坦普教授!你们的客人到了?”

“是的,他们会在这里住上一段时间,他们来自遥远的东方,对这里不太熟悉,请你多加照顾!”史密斯教授笑道。

乔治他的目光落在刚下车的陈远航和郑佳佳身上,又警了眼后备厢里塞得满满当当的行李箱,

笑容热切了些:“交给我!”

乔治很壮实,手臂上的肌肉把工装袖管撑得紧绷绷的。

他一个人就拎起了最大的两只箱子,脚步咚咚地踩在水泥台阶上,显得毫不费力。

斯坦普教授和史密斯教授则各自提了些轻便的行李,陈远航和郑佳佳也赶紧拿上隨身的背包和手提袋,跟在后面。

楼道里光线有些暗,墙壁刷著奶黄色的漆,但年头久了,有些地方顏色深浅不一,还带著点擦碰的痕跡。

空气里有股淡淡的、混合了消毒水和旧木头的气息。

楼梯是木头的,踩上去会发出轻微的哎呀声,扶手被无数只手摩得光滑油亮。

二楼走廊不长,铺著暗红色的地毯,边缘有些磨损,

乔治在最靠里的一扇深棕色木门前停下,放下箱子,从腰间一大串钥匙里熟练地摸出一把,咔噠一声打开了门锁。

“詹,禪,”斯坦普教授侧身让开路,带著温和的笑意,做了个“请”的手势:“就是这里了。我们为你们准备了一个房间,希望它能成为你们在美国这段日子舒適的小窝,也希望你们能满意。”

门被完全推开。

房间不大,一眼就能望到头。

格局很简单,標准的“一室一厅”一一外面是个小起居室兼小厨房,靠墙放著一张米白色的双人沙发,看起来还算乾净但不算新,沙发前是张小小的玻璃茶几。

一个开放式的小厨房角落,橱柜是浅木色的,台面是白色的人造石,上面嵌著一个单眼电炉灶和一个小小的不锈钢水槽。一台半旧的双门冰箱立在墙角,发出低沉的喻鸣。

往里走,一道虚掩的门后面是臥室。

陈远航的目光快速扫过整个空间:浅色的复合木地板,墙壁是乾净的米白色,头顶一盏吸顶灯散发著柔和的光。

电器確实齐全:冰箱、灶台,起居室的角落里还立著一台不大的电视机,臥室门边靠墙放著一台喻喻作响的窗式空调机。对於短期落脚来说,条件算得上便利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