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娘去邻居家还架子车去了,阿嬤去端饭,陈远航带著阿东洗手准备吃饭。
靠山吃山,靠海吃海,陈远航把家里的钱都清空了,老娘也没钱买肉,大多都是海鲜,外加自家菜园里种的青菜。
不过,海鲜也就是阿嬤婆媳俩赶海赶来的,不是什么值钱的海鲜,蛤蜊、蟶子、虾姑、跳跳鱼之类的。
他对吃的也不怎么挑,重活一世,反倒是对这种粗茶淡饭更加青睞。
不过,阿嬤和老娘的身体太瘦了,应该还有些贫血,她们急需要补充蛋白质。
还是要搞点钱,先把家庭生活改善一下再说。
晚上,他躺在床上,开始想怎么搞钱,还没想出来头绪,就睡著了。
在外面跑了一天,实在太累了。
第二天一早,他刚打开门,就见到老林叔在门口等著了。
陈远航的家不小,前面临街有三间房屋,集诊室、输液室、治疗室等於一体,以前是父亲陈学文坐诊治病的地方。
从后门进去,是一个小院。
西边是院墙,院墙边上栽种著一棵琵琶树,此刻已经掛上了淡黄色的小。
清冷的甜香忽浓忽淡,仿佛是冰在陶罐里缓慢结晶的气息。
东边是两间厢房,一间是厨房,一间用作杂物室。
正房坐北朝南,也是三间房,一间当做客厅兼餐厅,阿嬤占一间,老娘占一间。
陈远航带著阿东住在前面临街诊室里。
至於小妹,哪里会有她单独的房间,她回来后都是和阿嬤住一起。
“林叔,快进来!你咋了?”见是老林叔,陈远航连忙招呼道,还以为老林叔的风湿病又犯了。
“小陈大夫,我来给你送个好东西!”
好东西?
陈远航定睛一瞅,老林叔手里拿的竟然是一根海钓竿!
嗨,还別说,真是想啥就来啥,昨天晚上睡觉前他还在想是不是出去钓鱼挣点钱呢。
前世,自己也算是个资深钓鱼佬,閒暇时,就被那些医药代表拉到海上钓鱼,虽说技术不是顶尖,但估计也超过了大部分钓鱼佬。
因为有医药公司聘请的专业人士对他进行指导,他的技术进步很快。
好像,自己前世留下来的特长,除了做手术、当领导,好像就只剩下钓鱼了。
自己生活在海边,有这个便利,而且1980年代海里的鱼也比十几二十几年后要多,不说多挣,一天能挣个几块十几块钱就不错。
想法很好,唯一的困难就是没有工具,这个时候的海钓竿可不便宜,便宜的也要几十块,贵一些的能到上百块。
至於进口的,不敢想,不敢想……
他有些欣喜地接过来老林叔手里的这根钓竿,一看就是进口的,墨绿涂装的竿身上,“shimano“的日文標籤分外显眼。
这根可伸缩的钓竿也非常简单,前端有4个陶瓷的导环,后端一个手摇轮,还是塑料的。
但对於这个时代的99.99%的钓鱼佬来说,这个钓竿已经算是高端装备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