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的粟米已经抽穗,颗粒相当饱满。微风吹过,粟禾隨风摇曳。按这长势来看,亩產绝对能超过三石!

姬舟虽然出自皇室,但也算是精通农事。作为国之柱石,他还是先帝的左膀右臂,经常领兵戍守在边疆。他拥有开府的权力,直接以当地赋税充为军餉。平时得空,也会视察当地农田。所以哪怕现在粟米还没成熟,姬舟也能大概推测出亩產。

“粟米的亩產,超过三石了?”

“差不多吧。”

秦稷则是神色如常。

一石相当於现代的120斤。

而桃源种的是现代改良过的粮种!

这两年能达到亩產三石左右,也就是360斤。主要是沤肥堆肥,保持地力。播种前先用溲种法,给粮种包衣。再用曲辕犁提前翻地,方便深耕。再搭配上耬车撒种,就能达到这效果。

农业是工业的基础,也是国本。当初他刚来桃源,很多人连饭都吃不饱,肯定是得优先发展农业。有了充足的粮食,才能实现他的很多想法。

“怎么可能?”上官雪顾不上別的,蹙眉道:“放眼天下三十六郡,还从未听说有什么地方能让粟米达到亩產三石。”

“嘿嘿,你自然不懂为官之道。”

“我不懂?!”

“有问题吗?”

“我……”上官雪涨红著脸,最后还是无奈点头,“是是是,我的確不懂。”

“木秀於林,风必摧之。”秦稷看著阿九忙著摘桃子,笑著道:“因为得罪了郡守,我就没想过往上晋升。桃源太过贫困,我也得留在这。亩產过高,必会引人注意。”

“所以你谎报亩產?”

“嘿嘿,聪明。”

姬舟人都傻了。

谎报亩產这种事並不少见,放眼大周,经常有官吏为了政绩而虚报,最后被革职查办的。只不过这些人都是往高里报的,生怕政绩不过关。

先帝在世时,扬州说是发现了祥瑞稻种,能达到亩產三石。先帝大悦,扬州官吏皆赐爵一级。可后来派遣人过去,发现压根就没有所谓的祥瑞。是扬州牧联合当地豪商自別地运粮,然后谎报亩產。

像秦稷往少里报的,绝对是头一个!

“你……你……”

上官雪指著秦稷,欲哭无泪。

这能说秦稷错了吗?

不能!

“老朽佩服。”

姬舟微笑著抬手。

他对秦稷是越看越满意!

大周需要秦稷这样的官吏!

“那你瞒下的粮食呢?”

“嘿嘿,不可说。”

秦稷拂袖挥手。

有了粮食就能酿酒!

只不过大周生產力偏低,所以严禁私自酿酒,甚至连喝酒都犯法。只有逢年过节的时候,老百姓才能喝上两杯。还不能喝醉了,若是喝醉闹事则罪加一等。

而且这年头的酒都是浊酒,度数极低,口感也偏酸涩。秦稷便想办法酿黄酒,相较於白酒要柔和很多,大部分人也都能接受。就靠著卖酒,秦稷积攒起不菲的原始资金。

当然,这事就没必要详说了。

姬舟瞥了眼上官雪,让她勿要追问,而后眺望远处的田野,“这里可种了土豆?”

“嗯,那片都是。”

“嘶……”

姬舟快步向前而去,农田內绿意盎然,还有一朵朵紫色小。土豆苗並不算高,大概就一尺。主要是密密麻麻的,高高隆起。农夫们弯著腰正在卖力劳作,有的掐有的浇水,还有的则是帮著除虫。

种地並非一朝一夕的事。

也不是撒把种子就行了。

农夫需要每日精心伺候。

桃源已有大半个月没下雨,土豆眼瞅著就要成熟,所以就只能人工挑水。秦稷这段时间也在捯飭水车,等修成后也能稍微轻鬆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其他类型小说相关阅读More+